3000万美元不翼而飞,涉及多名当局高层人物
“金援外交”丑闻的震撼
本报记者 孙立极
5月6日一早,台北地检部门兵分多路,搜查当局“外交部长”黄志芳、“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住所,并赴“行政院”搜查“副院长”邱义仁办公室。
邱义仁已被检方列为贪渎被告,并限制出境。
什么样的大案牵扯这么多重要人物?此事需从几天前说起。5月2日,黄志芳突然召开记者会,公布一件始于一年半前的“外交”弊案——
2006年8月,时任“国安会秘书长”的邱义仁介绍黄志芳认识两名工商界人士金纪玖和吴思材。黄很快和二人达成口头协议,委托他们担任中间人,商谈台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建交”事宜。
按照约定,2006年9月,“外交部”将3000万美元汇至金、吴在新加坡华侨银行的联名账户上,并明确其中20万美元是金、吴的活动经费。2006年10月10日,巴方代表团抵台,黄志芳发现巴方代表团成员并非预期。等“外交部”发现事情不妙准备撤案时,金纪玖却推托不肯退款,随后便失去音讯。“外交部”一年多遍寻不着后,于今年4月向新加坡高等法院起诉金、吴两人。此事被新加坡媒体揭发,黄志芳见纸包不住火,索性召开记者会公开此事。
此案在岛内引起巨大震动,台北地检部门闻讯介入,传唤相关人员。随着调查的层层剥茧,案情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台北地检部门查扣吴思材的电脑后发现,吴思材与金纪玖二人曾密集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但极少提及“台巴建交”的工作进度,都是在谈论款项分配事宜。例如,如何由联名账户中提领巨款、转汇到何人账户,等等。检方因此怀疑,全案极可能一开始就是“外交”骗局。
更让人惊异的是诈骗背后,藏着贪渎。“外交部”财务主管承认,在3000万美元的汇款过程中“确有瑕疵”、“没有先例”,但他是“奉命办事”。而已被限制出境的吴思材则供称,巴方原本索取金额为2000万美元,金纪玖擅自提高到4000万美元,理由是有许多高官需要“打点”。后在黄志芳还价后,降至3000万美元。金纪玖还在一张A4纸上亲笔列出了回扣分配名单。
检方自黄志芳及吴思材处拿到两张疑似回扣名单,共涉及4名官员、3名民间人士,其中邱义仁名下金额为300万美元,时任“国安会副秘书长”柯承亨200万美元,黄志芳、金纪玖、吴思材等5人各100万美元,合计1000万美元。
邱义仁、吴思材等均否认收到回扣。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国民党高层向岛内媒体透露,过去早有传闻,比方说台湾“金援”某个国家5000万美元,其实当事国只拿到1000万美元,另外4000万美元都落入某些高层官员的口袋。国民党籍“立委”张显耀更指出,根本没有“台巴建交”案,此案一开始就是弊案。
涉案的民进党高层表现耐人寻味。黄志芳不断表露自己的清白和无奈,甚至透露,去年金纪玖曾主动打电话给他:“只要你一肩扛下来,保证会有你的好处。即使你涉案,入狱几年后,出来还是一条好汉!”
邱义仁则公开表示愿负最大责任,并声明退出民进党乃至退出政坛。作为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邱义仁试图阻止案情向上层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先是不肯透露介绍他认识金纪玖的可靠“好朋友”是谁,直到吴思材揭出此人是陈水扁的亲信柯承亨后,邱才改口承认。此外,邱义仁还公开表示,陈水扁对于此案“只知情,但并没有指示”,要怪到陈水扁“不公平”。
但陈水扁真的毫无干系吗?国民党籍“立委”邱毅揭露,陈水扁与金纪玖的关系非同寻常,邱毅出示了一张两人9年前的合照,陈水扁还为金纪玖题字“有梦最美、希望相随”。一位熟悉岛内“外交”作业的绿营人士也指出,按照标准程序,这样的“外交案”一定要报告并请示“总统”。邱义仁的权力再大、再怎么得宠,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瞒着“总统”从事“秘密外交”。不过,自此案披露出来之后,陈水扁始终未表一语,甚至还为7日的登玉山计划锻炼身体。直到6日下午,他才通过“总统府”发表声明,表示自己既未主导、也未参与此案。
对这起“外交”丑闻,民进党比国民党更群情激愤。有民进党内人士形容,“立委”和“总统”大选重挫,对民进党仿佛是双手骨折,还可以痊愈;这次党政要员涉入难堪的“外交”贪渎案,就像是被医生宣告癌症末期,恐怕来日无多,只能苟延残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