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敦煌莫高窟吸引中外游客。 中新社发 张燕军 摄
中新社兰州五月七日电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自一九七九年正式对游客开放以来,成功接待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六百万游客。
莫高窟对外开放后,接待量屡创新高,一九七九年游客只有一万多人次,一九八四年突破十万人次,一九九八年突破二十万人次,二00一年突破三十万人次。二00七年,游客接待量达到五十五万人次。
今年三月,“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仅一个月就吸引了六十六万观众参观,创下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日参观量、月参观量、个展参观量的最高纪录。
据统计,敦煌研究院已经在海内外举办了近四十次敦煌艺术展览,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股“敦煌热”。
游客接待量节节攀高,对莫高窟文物保护提出了巨大挑战。“最多时,莫高窟一天拥进七千名游客,洞窟内温度迅速蹿升,二氧化碳激剧增加,对洞窟壁画构成严重威胁。”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既要让每一位游客满意,又要把开放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这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敦煌研究院采用了多项措施:实行淡旺季门票制,解决游客量季节性不均衡的难题;实行游览预约制,解决游客量时段性不均衡的难题。
《甘肃日报》今天报道说,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似乎是个难以两全的难题,但莫高窟的保护机构——敦煌研究院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摸索,数招并举成功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莫高窟的文物保护水平与游客接待水平均无愧于其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身份。
据悉,三十年来,敦煌研究院的接待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解员从五名发展到如今一百一十多名;讲解语言从最初的汉语讲解,发展到能够为游客提供中、日、英、法、德、韩六种语言的讲解。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