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7日电(记者余靖静)考古学家7日确认,新近发现的浙江温岭大溪古城址及塘山贵族大墓隶属于西汉初期的东瓯国,距今2200年。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秦汉时期东瓯国考古的空白。
据记载,东瓯国自西汉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受封立国起,至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一共存在了54年,大致分布于现在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州、台州和丽水地区,国王为越王勾践后人。
但由于历史文献记述的笼统与简单,以及受现知考古资料的局限,东瓯国的地域范围、文明程度等一直是个谜。
2002年至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人员一起,三次对浙江温岭大溪镇一带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先后发现了塘山贵族大墓以及大溪古城遗址。塘山贵族大墓是浙江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西汉墓,墓内残存随葬器物34件,有原始瓷、印纹硬陶、印纹软陶、硬陶、泥质陶和玉器等。墓外的礼乐器陪葬坑中出土器物28件,全部为仿青铜陶质乐器。这不仅是首次经正式考古发掘并确认的东瓯国墓葬,更是第一次获得的关于东瓯国文化的考古发掘资料。
大溪古城遗址位于大墓南侧。据初步测算,古城南北约260米,东西约390米,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根据城内的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可以确认这里是西汉初期的东瓯国城址。
据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元甫介绍,从温岭大溪塘山东瓯国墓葬和古城遗址中的出土物看,不论是原始瓷、印纹硬陶和硬陶的质地,还是瓮、罐、钵等器类与器形,或者是拍印的方格纹、刻划的水波纹等纹饰,都表现出明显的越系文化特征,可以印证东瓯国为越王勾践后裔所建这一史实。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