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无论如何措辞,至少媒体的解读就是:北京将参与到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之中。甚至有专家认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心,北京走向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
北京之举非但没有给笔者带来欣喜,反而让人觉得有话要说。
作为首都,北京的行政决策资源和金融总部优势绝非其他城市可比。北京的参与无疑将对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其结果无非是以下4种:一是4个城市都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业以4个金融中心的实力雄霸全球。二是4个城市你拼我打,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三是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城市胜出,成为中国金融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排头兵。四是一个更有趣的结果,即在北京的示范之下,如南京、杭州等纷纷跳出来。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曾经提出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当然,最后谁也不会成功。
何为金融中心?简单地说,应当是交易成本最低、交易效率最高、交易量最大的金融资本、金融机构和金融信息的集聚地。争夺洲际乃至全球金融主导权的关键要素包括:一流的金融人才;金融业务顺利展开所需要的宽松的制度环境;完全同等的国民待遇;改善经营环境需要的政府的迅速和及时的回应;是否具有容易融入的文化和大量外语人才等。
围绕这些要素的争夺,势必令各个城市使出浑身解数,争相出台优惠政策,而当竞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优惠政策在吸引全球金融机构大批入驻的同时,势必会造成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参与竞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难免会以“外围政策”修饰或替代“核心竞争力”。这些损害就如同当初各个城市不惜一切代价吸引外资一样。低成本乃至零成本的土地转让,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环保问题,已经成为那场引资大战所造成的难言之痛。
我们无意对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作优劣判断。最起码一条,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应当是一个全球金融的交易中心,而目前北京只是全国的金融决策和监管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金融批发中心,而不是全国性的交易中心。而当下,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正在中央支持下举全市之力,积极联合周边的江苏、浙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上海事实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在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和黄金交易等国内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确立了优势,被誉为世界上拥有金融市场类型最全最多的城市,并已为迈向国际金融中心打下良好基础。
现在看来,中国几大重要城市竞相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如果这一形势无法更改,那么,能否做到在各大城市为中国金融业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中,不要出现当初吸引外资所引发的政策、土地比拼等不和谐现象,否则,最后受伤的是我们自己。(程惠建)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