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的深圳,骄阳似火。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深圳站的传递队伍中,第52棒火炬传递手、曾被本报等单位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的王金云特别引人注目。
下午1时40分左右,29岁的王金云高举奥运圣火在深圳市深南大道沙河桥上进行火炬传递,短短两分钟跑完100米的路途。
满脸灿烂笑容的王金云,时而情不自禁深吻火炬,时而紧握拳头腾空跳跃,一路向夹道欢迎奥运圣火的市民招手示意,显得格外兴奋,充满活力激情。
“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是我一生的荣耀,今天是我最幸福的日子。”面对采访,喘着气的王金云无比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天也将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要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从事帮教失足者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帮助,我会在这条路上执着走下去。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我能传递北京奥运会火炬感到荣幸,我为社会能给我这样的机会感到肩负的责任更大了。”
王金云是湖北省黄冈市人。1998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深圳工作,后因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被深圳市罗湖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2003年3月28日,王金云刑满出狱。自强不息的他凭着对刑释人员生存状态的独立思考,和对其顺利回归社会的极大社会责任感,于2003年9月,利用打工的积蓄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失足者帮教公益网站———“中华失足者热线”,2005年9月注册成立了国内首个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中心———“阳光下之家”。2006年4月,他又开通国内首条出狱人员就业服务公益热线。
到目前为止,王金云共接听热线电话和回复电子邮件2万多个(封);帮助83名出狱人员找到了工作;劝说一百多人平息了犯罪或重新犯罪的念头,劝说7名犯罪在逃人员投案自首。2005年12月,他被《法制日报》、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单位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并成为第三届“深圳十大最具爱心人物”、“深圳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和2006年度“广东十大新闻人物”。
当记者问他:“跑完火炬接力后,你有什么新的帮教计划呢?”王金云答:“得知我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后,目前,我已接到东莞等地三所监狱的盛情邀请。跑完火炬接力后,我将和“阳光下之家”的志愿者们到监狱举行大型的以奥运为主题的社会帮教活动,在传递奥运精神的同时,让高墙里的服刑人员也能零距离接触奥运火炬手和"祥云"火炬,以鼓励他们安心改造,早日新生。”
本报深圳5月8日电
图为5月8日,奥运火炬手王金云手持火炬传递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