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一过,领到农机跨区作业证和“农机优先加油卡”的丹阳市珥陵镇双沟村农民杨夕春,就组织当地机手组成农机跨区作业小分队赴安徽、河南等地收割麦子。像杨夕春一样,连日来,丹阳市一批机手也陆续踏上了跨区作业的征程。
今年60多岁的杨夕春,从1996年开始就从事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了,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几个女婿也先后投资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全家拥有联合收割机4台,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老杨说,近年来,他的小分队每年都随农机部门组织的跨区机收大军到安徽、湖北、山东及我省苏北等地进行机收作业,一年在外的时间有八个多月,平均每台收割机跨区作业能创收10多万元。
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丹阳市农机工作的一大品牌。通过建立服务组织,提供市场信息,引导联合收割机手有序外出,丹阳市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不少农民把投资购置高档农机参与跨区作业作为一种致富门路和就业途径,有力推动了“兴机富民”工程的实施。到目前为止,丹阳市拥有联合收割机1100多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600多台。2007年,丹阳市全年投入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近1200台次,共创收5000多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作业范围扩大到安徽、浙江、山东、海南、湖北、广东等10多个省市。丹阳市农机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今年该市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要力争保持在5000万元以上,并倡导插秧机进行跨区作业。(丁汉平蒋须俊)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