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10官员受处事件又有新内幕。
据《昆明日报》报道:5月6日,昆明市2008年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责任书签字仪式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反思、发人警醒的插曲:仪式进行过程中,仇和书记让工作人员把三大块劣质路沿石搬到现场曝光,敲响质量警钟,让大家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而仇和书记之所以愤怒,是缘于上月经过呈贡新城前元路和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1、2号干道时的调研发现:路沿石仅仅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泥,里面全是沙石、泥土,好像“酥心饼干”,仇书记用脚一踹,路基成了饼干,立即碎成几瓣。不仅如此,还色差不一,路沿抗肩也只有浅浅的一层,根本不符合相关规定。仇书记当即要求查实工程单位相关负责人,临走时,特地让工作人员带上了碎成三块的劣质路沿石。
应该说,在昆明先又仇书记严令在前,后有干部问责规定在后,竟仍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实在令人后怕。
也许,对于这些受处官员来说,他们有的可能是以侥幸心理想大肆捞财,有的想偷懒惰政。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并没有把问责的法规看在眼里。
而对于昆明政坛而言,这10个官员的例子是不是仅仅是个案呢?当然,我们希望是。
不过对应到此前昆明的一些举动来看,我以为,仇和书记此次怒砸“豆腐渣”似乎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昆明官场酝酿洗牌的前兆!
有两个信号值关注。
一是早在1月31日,昆明市委宣布:昆明市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优秀人才到县(市)区或开发区、市属相关部门担任助理(正科级)职务,并作为县处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
那么储备这些干部,是不是为了未来昆明官场洗牌做准备?是不是为了将一些庸官懒官不作为的官洗出去后用这些储备人才补给?
依据仇和书记的江苏经验看,这的确存在可能。因为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没有人,什么事都干不成。或者可以这么说,仇和是给昆明的未来搭建一些重要位置的接班人。
二是招商硬逼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今年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限于三价马车中出口已放缓,那么只能在投资和消费上想办法。可对于昆明来说,不增加投资让百姓口袋富起来,如何能扩大消费呢?所以,昆明这才把招商引资作为最大出路而把官员逼上“绝路”。正是这一逼,昆明引来了很多凤凰。比如,杭州娃哈哈拟携25亿巨资进入昆明高新区,云南省湖南商会与昆明长沙招商分局签下近21亿元的“大单”,共签下滇池环湖东路、湘商教育基地、湘商工业园、民营骨科医院、昆明国际寰宝艺术文化交流中心5个项目。安宁近日也接来60亿投资。当然,还有很多,可以这么说,昆明在打造好软环境后,各路资本都对在昆明投资产生年浓厚的兴趣。
我们知道,支撑一个地方的发展最为主要的是两大元素:一是人才,一是资本。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可能成功。
或者也可以这么认为,仇和的这两步棋基本已完成布局,要完成一个官场的彻底改造,包括官风政举,只有先铺好这两条路,然后才可能进行动刀。
所以,联想到此前的这些信号,笔者以为,仇和怒砸“豆腐渣”,已经初步凸现了昆明官场洗牌政坛动刀的前兆!(昆明张三)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