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直接给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发放补贴,是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拐点"的必由之路。”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研讨会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强调,“如果我国政府在今明两年不对相关政策做出调整,我预测,2009年中国的出口和投资量都将明显"走软",GDP增幅将难以突破8%。
”
哈继铭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看人口、中期看美国、短期看政策。“我国橄榄型的人口结构,决定了以高储蓄率、低劳动力价格为特色的出口竞争力,在未来3~5年内都不会改变。”他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仍是趋势。”
但他同时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已日益融入全球,所以2009年美国可能遭遇的“经济触底”,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侵蚀我国GDP的增长空间。加上中国自身也面临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物价不稳等因素,因此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正徘徊在前进的路口”。
必须注意的是,来自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自身的物价不稳、汇率僵硬、贫富差距等问题,无法借助“一次性因素”得到解决。因此,哈继铭呼吁,政府应未雨绸缪,调整政策,否则,当某些一次性因素消失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就可能出现“2008年涨、2009年滞”的局面。
政府应如何保证2009年经济的“软着陆”呢?哈继铭认为,相关政策既要“摸着美国过河”,与全球经济环境相适应,又要充分注意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承受力,运用灵活积极的财政政策,给弱势群体以更多补贴,减少2009年经济“拐点”可能带给社会的震荡。
“要应对这一局面,我认为最直接的对策是紧缩银根、控制信贷,争取在未来2~3年内克服通货膨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哈继铭说,“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都采取了这一货币政策。在全球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既然各国无法达成协议,无法统一行动,政府就要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哈继铭特别指出,在传统货币政策之外,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直接给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发放补贴,是又一条“必由之路”。“过去几年里,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但财政政策实际上是从紧的。”他说,经济学实践表明,政府每直接发放给弱势群体1元钱,反映在GDP上就会有1.35元的回馈,并且,这笔直接补偿款不会增加企业的通货膨胀预期,比提高全民工资更直接、更安全、更有针对性。
他估计,如果财政拿出2000亿元直接补贴给弱势群体,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仍能保持在8.3%上下,“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宽政策"才能有"大出口"。”他说,既然政府有充足的财政款可用来补贴给弱势群体,并且从长远看收益丰厚,就应双管齐下、先抑后扬。哈继铭还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记者滕兴才实习生 王梦婕)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