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的《淘金记》是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他让我们看到了,在疯狂的黄金梦背后,演绎出的荒诞。最近几年,当国际黄金价格连番上涨,屡创历史新高的时候,也有一出出《淘金记》在国内一些金矿上演了,不过,这幕《淘金记》的主角,已经不是衣衫褴褛、腹中空空的淘金者,而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境外矿业巨头。
据调查,贵州、云南上百吨世界级大型金矿被外资低价圈占,甚至有的“几乎是拱手相送”。(央视《经济半小时》5月7日)
当地政府之所以如此贱卖金矿资源,有关官员说是为了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因为国内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开发的条件,还无法进行商业性开发。听了这些话,笔者想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语。
矿产资源异常宝贵,其中金属资源尤为珍贵。因为其他矿产资源虽然不可再生,但具有可替代性——比如石油可由太阳能、乙醇替代,而金属资源往往无可替代。资金技术更不可与金属资源同日而语,因为资金技术不仅是可以替代的,而且资金可以不断累积,技术可以不断进步。一言以蔽之,资金技术诚可贵,金矿资源价更高!
再说,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开采金矿资源!而开采金矿资源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利国利民。贱卖金矿资源,与之背道而驰!
这些道理并不高深,当地官员并非傻子,理应知道的。那么,他们为何还要如此贱卖金矿资源呢?笔者猜测,不外乎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招商任务。多年以来,各地均逐级下达招商任务,而且规定与官员的政绩考核和职务升迁相挂钩。于是乎,完成招商任务自然而然地成为官员们重中之重的工作。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职务的升迁,他们不顾一切了。
一是外商给了他们巨大的经济利益。当下之中国,“大款傍官员,官员傍大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外商的鼻子不会比内商的嗅觉差,恐怕不会不知其中的奥妙,不会不走“大款傍官员”之捷径。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不妨深入贵州、云南,对贱卖金矿资源事件进行认真调查,保证不虚此行! (周洪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