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彦武通讯员胡殷红)由北京市文联、厦门大学文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北京文艺论坛——《鲁迅·新文化传统·当代文艺》理论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鲁迅曾于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在厦门大学执教一个学期,同时创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名篇,他在厦门大学所做的《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演讲激励了不少青年学子投身时代大潮。
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索谦说,这个时代需要秉承鲁迅先生始终关注现实的思想精神,寻找对于今天的文化现实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北京鲁迅文学馆馆长孙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朱水涌认为,当前,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非常必要。王富仁、郜元宝、王乾坤、徐坤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文艺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向西方学习的热情,90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艺发展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急速推进的文化“全球化”。
吴俊、张颐武、张柠、叶培贵专题阐述了新文化传统的“改写或续写”问题——如,国家文学和启蒙文学,鲁迅自省的当下启示,全球化与现代性,新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在转型时期的困惑等。
与会专家认为,“传统热”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新世纪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面对这样的文化现实,文艺家、文艺评论家应该重新回顾“五四”,回顾鲁迅,回顾著名的“拿来主义”。希望今天的人们不盲从古人,不盲信传统,而是从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大胆攫取来自各方的有益的文化滋养。
周宁、孟繁华、谢泳、林丹娅、许锐等评论家在发言中谈到了“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延安文化中的鲁迅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当代中国民间文化等话题。黄鸣奋、蒋原伦、刘庆邦、王宇、刘晓江、陶庆梅、赖洪波就当代文学艺术面临的问题,分别阐述了互联网艺术中的艺术批判、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创新的三种模式,及“文艺批评的破与立”问题。
评论家们特别谈到,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在“反抗传统”中对“传统”做出创造性的承继,在大胆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融入对“传统”的现代性转化,这些凝聚着一代学人心血和智慧的历史经验,在“传统”打着各种旗号、不分精华糟粕回归的当下,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