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良殉职时年仅43岁,正是英姿勃发的年龄啊!可采访中却得知,潘作良生前在衣食住行上,和当今年轻人完全两样“风格”,甚至格格不入。他当乡干部、县信访局长20余年,也就是从20岁到40岁这年龄段,不讲吃、不讲穿、更不买车“造窝”。
他常年穿着普通衣服,全身没有一件名牌;他每天上班在县政府食堂吃午饭,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信访接待室里吃方便面,有人称他是“方便面局长”;他家住70平方米的老楼房,几十年没有装修,老式地板砖都开裂了;他出差坐火车睡硬铺,从不坐软卧,到大城市办事来回坐公交、地铁,不舍得花钱打出租车。
当今的年轻人不讲吃穿、不讲住房、不想买车的,实在是不多了。当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应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吃的穿的好一点,住得宽敞些,有条件的买辆私家车开开,这都无可非议。但是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艰苦奋斗这个根,勤俭节约这个本。尤其是在领导岗位工作的人,事业有成,地位升迁,更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更应该在生活上领勤俭之先、倡清廉之风、作民之表率。而绝不是去带头讲排场、比阔气、穿名牌、吃豪华宴……让奢靡之风影响了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官至丞相还不忘记自己“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啊。布衣,农民出身也。丞相能时时想到自己是农民出身,这就是做了官也不忘民众,不忘艰苦创业,不忘为百姓和国家做事的为官之道,是古往今来做人为官的根本所在。
潘作良一定也想生活得好些。可他想得更多的,是他这个乡干部要多为百姓做事,所以心都扑在了工作上。潘作良俭朴的“衣食住行”生活观,正是我们党始终倡导的艰苦奋斗作风的体现,也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风的体现。潘作良把这种作风又一次集中地留给了我们,警醒和鞭策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