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
傅聪有“钢琴诗人”美誉,观众痴迷陶醉其超绝琴艺与洋溢诗情里,却鲜闻台下的傅聪是个“苦行僧”,其事例俯拾皆是:有些曲目傅聪已弹上千遍了,可每次演出前还要细阅乐谱,精读萧邦、莫扎特、德彪西等大师原谱,或聆听唱片、研索曲目创作背景和风格,求之心灵沟通。为磨炼一句乐曲,则百遍千遍在琴上不辍重复弹奏,令家人受罪。每当听到一个特别的音,也是执著地用千百种不同方法把这音再弹出来,以求合乎章法达到令人信服效果。
都七十高龄了仍坚持每日练琴10小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曾激赏傅聪弹出了“真正的肖邦”、“好得令人难以相信!”并慧识点评傅聪的演奏与《庄子》意脉相连,弹钢琴如同“以毛笔挥洒自如……自觉进入了一个了解宇宙真谛及生命意义的境界。”然而研究和演奏肖邦40年的傅聪至今未停止研索,他把每次演出都当作前所未有的挑战,把每次音乐会都视为一个整体的精神历程而非娱乐,以战战兢兢心态悉力以赴。演出后常扪心自语:“不行,不行,不够好。”这一切决定了他的苦行僧长旅。
何以甘做“苦行僧”?傅聪不是已经获得数不清国际大奖了吗?傅聪却说:“我从来不提得大奖的事,常常觉得惭愧,我才懂得多少啊……音乐的深度和高度是无止境的。”幼承庭训的傅聪受其父傅雷影响,已然成为融汇中西文化的音乐大师,演奏西方作品表达出丰富的“中国性”,亦将自己坎坷人生经历化为音乐演奏的思想深度,已实现演奏家与音乐之间无阻隔浑然一体了,仍是“苦行僧”般挖掘乐曲中无穷的创意,竭尽发挥乐曲中含蓄繁富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