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已过7天。济南军区某“铁军师”近2000名官兵和6支陆航部队在300余名武警官兵的配合下,分别从陆上、空中向映秀镇西北一条绵延上百里的大峡谷中挺进,紧急营救被大地震围困长达150多个小时的近万名群众。
峡谷里打来求救电话 18日下午5时许,位于都江堰市新体育中心的济南军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
一个信号微弱的电话打进前线指挥部:“救救被围困的乡亲吧!”接电话的济南军区作战部部长李亚东当即追问:“在哪里,有多少人?”这位名叫范文秀的中年妇女哭着说:“我是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罗圈湾组人,我家住在一条很深的大峡谷里,里面有近万人被地震塌方堵住了逃不出来。我们没有吃的,没有药品。”
李亚东感到情况严重,立刻向军区副司令员叶爱群和副参谋长赵立德报告。两位将军几乎同时把目光聚集在抗震救灾专用大地图上,一条原始的地核裂变形成的峡谷地貌让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里山势陡峭,东侧依山修筑、紧邻岷江的唯一一条公路,因地震山体滑坡变成了悬崖峭壁。整个峡谷长约百里,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被困群众抢救出来,绝非易事。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必须尽快!经过紧急讨论,一个陆空联合救援方案很快形成:陆路,派正在汶川救灾的济南军区某“铁军师”数千官兵开进大峡谷展开搜救;空中,由陆航部队搭载救援物资和医疗队,在大峡谷四周的草坡乡、耿达乡、银杏乡、三江镇同时实施直升机机降,为濒临绝境的受灾群众运送物资,然后运出伤员。
数千官兵星夜挺进大峡谷 19日凌晨3点,早已徒步进入映秀镇展开救援的某“铁军师”“秋收起义团”500名官兵,快速移兵大峡谷南端的水磨镇,随即翻山越岭挺进三江镇;此前,午夜时分,某“铁军师”高炮团团长杨恩红率领500名官兵攀上地震形成的悬崖峭壁,开始从大峡谷北端向桃关镇开进,两路大军,形成南北对进之势。拂晓,“铁军师”1000名后续官兵也开始向峡谷跟进。
杨恩红带领部队向峡谷深处逐点搜索,分段突破,全面营救。他们身边还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武警某部300余名官兵,另一支是伴随行动的济南军区某医疗队官兵。
在陆路官兵星夜行动的同时,进驻邛崃机场的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凤凰山机场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官兵等6支陆航部队,开始连夜准备救援物资、药品、通讯装备等;来自各大单位的多个医疗队也接到指令,连夜奔赴机场待命。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陆空联合大救援行动开始了!
第 1 2页
空地协同实施立体救援 16时整,记者随成都军区某陆航团LH92213号直升机拔地而起,向着三江镇奔去。40分钟后,三条大江的交汇处,三江镇的河坝村映入眼帘。村口,460多名村民翘首以盼,看见直升机降落,举起双手挥舞着、呼喊着跑过来。
顾不上桨翼刮起的风沙,村长刘安友走上前来一把握住记者的手说:“大地震之后,所有出村山路全部被封了,要不是部队送来食品,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
三江镇9个村的房子在这次地震中全部遭到破坏,5000多名居民被困,数百名伤员急需药物。“铁军师”某团500人于19日8时40分跋涉赶到,与先期到达的师通信营170人合兵一处,开始救援,并等待空中部队的协同。
舱门打开,官兵立即上前,在直升机与村口间排成两条绿色的长龙。矿泉水、食物、药物流水一般从机舱倒出,一吨多的物资在3分钟内整齐码放完毕。
“快上伤员!”随着师副政委宫松奇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担架被抬了上来。最先被抬入机舱的是51岁的藏族村民马学友。他登机前始终在绿色的身影中找寻一个人。当他的目光和有线排代理排长景灿碰到一起时,不由得流下了动情的泪水。
马学友家在山窝里,地震使他右臂和左腿骨折,一场大雨之后,下山道路被泥石流阻断。通信团18日徒步进入河坝村后,景灿在山上发现了老人。当时老人已经被困5天,伤口化脓长出了蛆虫。为了不让马学友伤势加重,景排长把老人平抱在胸前一步步挪下山,来时仅用1小时的山路,回去足足用了12个小时!
“铁军师”修理营500名官兵在山坳里发现了一个与外界失去联系的75人老年旅游团。他们的平均年龄高达70岁,大地震当天山崩地裂,巨石从山顶呼啸而下,10位老人当场被夺去生命,还有40人受伤,幸存者经过150多个小时的生死搏斗后,都已奄奄一息。
攀崖进入峡谷的官兵立即对这些老人进行急救,然后向直升机着陆点快速输送,终于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
在这次大营救中,白衣天使彰显出高尚情怀。受伤人员由于长时间被困山里,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年轻医生吴燕燕全然不顾,贴着伤员的面孔,检查各种生命体征,进行人工呼吸实施紧急抢救。
19日晚,捷报传来:当天的紧急救援行动转移、安置被困群众近万人,在大峡谷地区机降103架次,运送药品食品35.2吨,运出重伤员76名、轻伤员50名。
第 1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