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灾区人民一起坚守生命 “请省委、省政府放心,请全省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全省6900万人民的重托!”5月21日凌晨,我省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防疫队全体队员发回致全省人民的一封信,表达了与四川灾区人民一道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坚定决心。 这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奋战在救死扶伤的最前沿,不仅仅送去了河北人民的真诚关爱,更带去曾饱受地震伤痛的燕赵儿女那份坚强和执着。 镜头一 三个小时的额外工作,小伙子的腿保住了 “小伙子,还要不要截肢呀!”“宋大夫,可别了,谢谢你!”在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我省医疗队队员宋国桥医生与一位伤员交谈。这位曾主动要求截肢的小伙子,不仅保住了生命,也保住了右腿。
5月16日晚8时,一天连做了4台手术的宋国桥,拖着疲惫的身体在临时抗震篷里查房。突然,一个中年妇女拦住他,哭得泣不成声:“快救救我的儿子!”
她19岁的儿子刚从绵阳灾区转来,右下肢肿得发紫,皮肤出现花斑,右足呈紫黑色,摸上去冰凉。他痛苦地哀求:“求求你,快把我的腿截掉吧!我实在受不了!”
这并不是宋国桥分管的病人。可他毫不犹豫地说:“救人要紧,顾不了那么多,立刻拍片检查。”
凭着多年临床经验判断,他认为伤者是严重的骨筋膜间室症,如不及时处理,轻则截肢,重则引起肾脏衰竭,危及生命。又是近3个小时的忙碌,患者的腿肿胀减轻了,皮肤的花斑逐渐消退,足部的颜色逐渐恢复正常。腿终于保住了!
走出手术室,宋国桥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看到患者都已进入梦乡,他才返回医疗队的帐篷,饭都没吃倒头便睡。他知道,还有更多的患者在等着他。
镜头二 为减轻患者痛苦,他们跪着为灾区伤员查体 18人的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是唐山市第一支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医疗救护队。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指定医院后,100多名伤员企盼救治的眼神,让大家顾不上洗去征尘,立即投入到救护工作中。
因为伤员多,为节省空间,普外、脑外的病人都是8—12人一组躺在地上,头颅、面部、胸部、腹部、四肢都有伤。为仔细检查伤员的伤情,又不弄疼伤者,医疗队员都是跪着为病人查体。有的伤员头朝内侧,他们就爬过去检查,一百多个病人查下来,汗水湿透了衣背。
平时在医院的时候,清洁伤口这样的小事都由年轻医生来做,可在这儿,为了争取时间,专家也争着干起了这样的小事。由于很多伤员都是四肢开放性损伤,延误时间又比较长,污染严重,清洗起来很困难。王志强、李长江等几位主任医师,仔细地用毛刷清洗伤员的手、脚。“只要伤员能及时得到救治,哪还有大事小事之分。”
医疗队中,有两个入党积极分子——柳浩然和王宇。她们被身边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所感动,更坚定了加入党组织的决心。护士董秀敏也向临时党支部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镜头三 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再辛苦也值得 我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驻地在绵阳市安县,这里与北川县相邻,距震中区汶川县100余公里,灾情比较严重。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消毒、杀虫。”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师建告诉记者,地震后,灾区群众心情比较紧张,再加上灾后大的气温变化,人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差,容易发生传染病。他们每天除了要做大量的消毒、杀虫工作外,还要对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的隐患进行调查和排除,并调查北川的小坝乡、安县的桑枣镇和沸水镇的蚊蝇密度。
队员们一般每天早晨7时出发,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中午根本顾不上休息。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田万春介绍说,队员们会分几个组到不同乡的灾区群众安置点或者村里的灾区群众居住点开展工作,晚上一般要到8时才能回到驻地。等碰头研究完工作,每晚差不多11时才结束,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5月20日下午,田万春所在的小组准备收队时,有群众说小坝乡的一个村里有两具遗体泡在水里。队员们马上往村里赶,由于道路被山体滑坡阻断,大家只能步行,1公里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等处理完毕后,两个小时又过去了。
“这是我们的工作,为了灾区群众的健康,再辛苦也值得!”田万春声音铿锵。
镜头四 孩子,走出阴影才能在阳光下成长 狂风暴雨,余震不断。5月18日抵达安县灾区的省第六人民医院心理医生崔利军,已对80多名精神抑郁的受灾群众实施了心理救助。他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对150多名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
有一名13岁的小男孩,父亲在地震中去世,母亲至今还没有消息。他与亲戚爬了两天山路逃出来,住进帐篷后一直不说话,回避他人的目光,也不去上学。
崔利军听说后,主动走进了小男孩的帐篷。交谈中,小男孩很快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之中。大约5分钟后,他突然放声大哭,边哭边向崔利军道出地震时的惊恐、失去亲人的痛苦、爬山时的劳累。
崔利军松了一口气,拉住小男孩的手,开始耐心开导他:“你是个优秀的孩子。现在灾难已经发生,我们应该学会共同面对。只有走出阴影,才能在阳光下成长,长大了才能去关心别人、爱别人……”
亲切的话语,抚慰着那颗受伤的心。第二天上午,当崔利军再次看望那个小男孩时,他已经主动去上学了。中午回来,孩子不仅热情地打起招呼,还非要请崔利军吃从自家废墟里刨出来的腊肉。崔利军的眼睛湿润了。
本报记者 张淑会 周丽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