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们为孩子清洗伤口。叶明摄
震后的汶川县城是一座“生命孤岛”。一切都中断了,没有人知道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震后的第一个夜晚,漆黑夜幕下,倾盆大雨中,一支由200名武警官兵组成的先遣突击队,风雨兼程直插汶川。
对于身陷孤岛的人们,翻越茫茫群山、断崖峭壁而来的这支队伍,无异于漫漫长夜尽头的一道曙光。然而更令他们惊奇的是,这群浑身泥浆斗志昂扬的军人中,竟有10位女兵。
语言很难描述她们和战友一起走过了怎样的路。
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峭壁悬崖;一侧是滚滚泥石流,一侧是滔滔岷江水。手电筒似乎被暴雨阻住了光亮,不知头顶何时飞下巨石,不知前面还有多深的泥潭,不知路还有多远……一个搀扶着一个,走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女兵们几乎走到了体力的极限。带队女干部储燕让女兵们来回传递这样一句话:“盯着前面的脚印,一步也别落下!”
语言也很难描述汶川县城受灾群众眼中,这是一群怎样的女兵。
5月13日23时15分,她们走进黑暗的汶川县城。没有片刻停留,借着手电筒的光,她们和男兵们一起走进受灾群众中,用随身携带的纱带为上百名伤员包扎伤口,一直忙到天亮。几乎每个伤员都流下了泪水,10朵警花来到汶川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第二天黎明,她们发现她们稍事休整的地方,是一座名叫太阳岛的垃圾场。
从这一天开始,3名女军医和战友们一起建起了汶川震后第一所简易野战医院,7名女战士被编入多支救援分队,奔赴县城周边的村寨去搜救生命。
从这一天至今,军医杜莉琼、护士长张真华就难得走出过一次野战医院的帐篷手术室。伤员一个个送来送走,手术一个接着一个。今天,她们为67岁的何大妈实施了腰部手术,在痛苦中煎熬了10天后,何大妈静静睡着了。这是她们成功完成的第26例手术。
从这一天至今,女战士杨帆和徐一蝶,一直扛着铁锹转战在一座又一座废墟上。15日,这两个贵阳籍通信女兵和战友一起来到黄岩村,村口一家人正围着倒塌的房子泪如雨下。他们说,地震发生时只有儿子和没过门的媳妇被埋在了废墟下。和男兵一样,女兵们加入了挖掘搜救的行列。这场攻坚战,从上午持续到黄昏……
这样的战斗每天都在继续。这群看似纤弱的女战士一次次对自己的生理和精神极限发起挑战。救伤员、搭帐篷、背物资,进入汶川以来,她们亲手抢救出受伤群众170多人,搭建帐篷10余顶,转移物资近3吨。
进入汶川采访的记者,在一个夜晚帮7名女兵打通了家里的电话。本以为难免凄切的一刻,却没有一人落泪。她们说,不能哭,不哭家里才放心,不哭才能让受灾群众看看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军人。
7名女战士,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8岁。你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女军人?语言的确很难描述,但她们作为军人参与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灾战斗,都创造了自己的人生纪录:在没有路的路上,连续徒步行军21个小时;在拥有万千生命的“生命孤岛”上,连续战斗了9天9夜;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还在向前开进……让我们记住这10位女兵的名字:杜莉琼、储燕、张真华、汶颖、胡美玲、梁艺潇、周秋频、杨帆、何秀春、徐一蝶。(本报汶川5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