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抗震救灾前线,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以奋不顾身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轻言放弃!”受到灾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汶川大地震的冲击波刚刚过去,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就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紧急抽调90人组成抗震救灾医疗队。
5月13日8时整,一声令下,浦金辉院长带领90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向灾区快速挺进。医疗队中有9名专家组成员,年龄最大的神经外科专家余泽已60岁,还有普外科专家卢绮萍、原药剂科主任汤韧两位技术三级专家。次日凌晨2时,医疗队到达什邡市,立即全面展开医疗救助工作。
什邡市红白镇,离震中汶川只隔着一座大山,离什邡37公里。昔日靠山而居的秀美小镇,如今交通通信中断,缺水缺食物,被困群众亟待救援。医疗队员们早晨7时出发,12时赶到红白镇。因道路被毁,他们不时下车步行。一路上,只要发现有受伤群众,医疗队就停下来展开救治。沿途先后救治了6个骨折伤员,10多个轻伤员。
红白镇小学和金河磷矿等严重受灾现场,有200多名师生和工人被埋。医疗队员们把现场所有伤员处理完后,又转身冲进废墟里救人。
震后第三天,队员们在水泥矿山厂废墟下,发现了32岁的蔡海英。她左小腿严重骨折并感染,专家决定施行截肢。经过10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她的生命。金河磷矿工人罗海燕,左踝关节以下坏死,发生严重感染,需要紧急向后方转送。浦金辉院长亲自为罗海燕抬担架,秦尚振、杨家荣等专家轮流背着其他伤员。道路毁损,队员们徒步8公里,晚上8时30分,终于把伤员送到什邡市医院。
在人员搜救的关键时刻,90名医疗队员分成3个组,在9个医疗点开展抢救和卫生保障工作,保障的军地搜救人员达6000多人,还要负责所在片群众的医疗救治任务。队员们为多救治一些伤员而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救治营地,所有帐篷和床位都让给了伤病员。深夜,医疗队员们困了,只能和衣打个盹。由于长时间手术,有的队员累得直不起腰来。食品有限,队员们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优先保障灾区群众。队员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量多救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