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下水的英国“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
人民网5月25日讯 2002年11月6日,英军“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在苏格兰的斯盖岛附近海域搁浅,造成核反应堆、逃生系统等多处受损,3名艇员受伤。时隔近6年,英国国防部于日前公布事故调查结论称,导致这场海上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张蒙在海图上的描图纸。
“特拉法尔加”号系英国皇家海军7条“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2002年11月6日,“特拉法尔加”号正在苏格兰斯盖岛附近海域进行一场军事演习。
为达到逼真的模拟效果,军方关闭了艇上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并在潜艇指挥室中挂上一张巨大海图。
为了防止钢笔的字迹对它造成污损,海图上覆盖了一张半透明的描图纸。描图纸上粘贴着一张张报事贴,用于标记“战斗”中的受损设施。由于海图上蒙盖了一张半透明的描图纸,再加上描图纸上所贴的报事贴,使得原本清晰整洁的海图变得“一片狼藉”。
事故发生前,这艘潜艇带着三名实习艇员开展代号“斗鸡”的训练演习。不幸的是,因指挥官“误读”了潜艇所在的方位、深度、海床轮廓及洋流速度等重要参数,结果做出了严重的错误判断,导致“特拉法尔加”号过早地改变航向,接着误入浅水海域,最终酿成了本次大祸。
当时,这艘排水量5000吨的核潜艇当时以14节的时速在斯盖岛附近海域潜行。当潜艇下潜至水下约50米的深处时,突然从前方传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竟然一头撞上了这片浅水海床上的一块尖利岩石,结果造成潜艇右舷被当场撞裂。
共有3名艇员在本次事故中受轻伤,艇上的核反应堆、逃生系统等多处受损,幸好核反应堆没有爆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本次搁浅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万英镑。事故发生后,“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带伤返航,总算是艰难返回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基地。
在经英国德文波特皇家造船厂长达18个月的整修和改装后,“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才重新下水。2004年,经过现代化改装的“特拉法尔加”号装备了潜射“战斧”巡航导弹、鱼雷和舰对舰导弹等先进武器,并且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第12攻击潜艇舰队的旗舰。
资料显示,除了“撞伤”外,“特拉法尔加”号还存在数百处故障。由于制造工艺不佳,“特拉法尔加”号上的生活用水中经常出现油迹,艇内还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辐射超标情况。利用本次“大修”机会,有关方面对这条号称“水下杀手”的核潜艇进行了全面体检和“治疗”。
近年来,另外一艘因“海图问题”,在海底“撞山”的攻击核潜艇是美国的“旧金山”号。当时,这艘“洛杉矶”级攻击潜艇在120米深的海底高速潜行中撞上一座未在海图上标明的海底山脉,造成潜艇艇艏的声纳罩损坏严重。24岁的艇员阿什利在事故发生两天后由于伤重不治身亡。一些艇员在事故中受各种轻伤。(高轶军)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