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后,精神病患者们被及时安置在帐篷中 摄/特派绵竹记者 付丁 |
绵竹105个精神病患者住进帐篷
由于地震受到惊吓 部分患者病情加重 医护人员精心守护
照顾他们比平时多三倍精力
因地震中受到惊吓,已出院好几年的付小红再次住进了绵竹市精神病医院。“像她这样再次犯病,再恢复起来困难比较大。”医生张生均说。
在绵竹市西南镇,有105名精神病患者,因地震中受惊吓,部分病人病情加重,出现反常表现。
地震后,照顾他们,需要医护人员花费比平时多三倍的精力。
105个病人住进帐篷
5月23日17时30分,记者来到绵竹市精神病医院,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的105名精神病患者正围坐在乒乓球桌搭成的临时饭桌旁吃晚饭。“乖,再吃一口,最后一口。”医护人员像哄孩子一样,将面条送入病号的口中。
记者注意到,医院大院里扎满了彩条布搭起的帐篷,105个病人都住进了帐篷,病床间仅有几个拳头大的间距。
病人被护工背下楼
护工叶龙春清晰地记得,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有几个患痴呆的病人个头太大,行动缓慢。他便和另外几名男护工一人背一个,护士们托着病人的屁股,在地震后的10分钟撤离了住院楼。
此时,医院南侧围墙在强震中倒塌,十几名医护人员手拉手,沿十几米长的倒塌围墙站成人墙,将病人们团团“包围”在医院大院内。
三倍于平时精力照顾病号
5月23日,吃完晚饭,洗漱完毕,几十个病号挤在一个帐篷里。
有人唱歌,有人看报纸,有人坐在椅子上干嚎,大多数人则静静地躺在床上,睁着眼发呆。
院长冯波介绍,平时照顾这些病人就比照顾普通病人需要多花10倍的精力。
地震后,更换了新的住宿环境,前三天发病人数增多了20%,照顾他们要比平常多花3倍的精力。
三类病人震后需重点观察
在精神科临时药房里,震后抢救出来的病历整齐地码在病历架上。
记者注意到,医生的记事小黑板上写着“重点观察病人、防出走、防跌伤”三类病人名字。院长冯波解释说,一些病人因在地震中受惊吓,会有反常表现。为此,他们特意将重点观察病人名字列出,每天进行监控。
文/特派绵竹记者贺霜
特写
地震受惊小红再入院
“莫说青山多障碍……万水千山总是情。”尽管咬字不清,但37岁的付小红仍然唱着这首歌,在大院各帐篷间来回穿梭,手舞足蹈。
因为地震,付小红本来已经恢复得不错的精神疾病又犯了。
小红和与她同床的石小妹玩得最好,尽管她们相差了17岁。
刚吃完晚饭,小妹和小红一起来到洗漱槽,洗手、洗脸、刷牙,动作几乎一致。两人一边刷牙,一边看着对方哈哈笑。
洗漱完毕,她们回到床边,活蹦乱跳的小妹在小红面前走来走去,引得小红略显不安。
守护她们的护士立刻命令小妹坐回床上,“不乖,爸爸妈妈就不接你回去了。”看见小妹有些委屈,小红扯着嗓门对她说道。忽然,小妹拿出一根香蕉,掰成两半,将其中一半送入小红手中。
休息过后,很快到了睡觉时间。
从厕所走回病床前的小红还未落座,小妹便凑上前去,对着她说:“洗手。”似乎已经忘记医院规矩的小红仿佛这才想起“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院规。
5月13日,付小红被家人送入院。因为地震受惊吓,已经出院好几年的她再次入院,医生在她的病历本上将护理级别定为三级——最高级。
“像她这样再次犯病的情况,再恢复起来的困难比较大。”医生张生均说。
文/特派绵竹记者贺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