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凤凰”号发回的火星北极地平线照片 |
“凤凰”的一个支脚“踩”在火星地面上新华/路透图 |
凤凰号看到了火星北极地平线
新华社供早报特稿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北京时间昨天7时53分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地区,成为首个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
“凤凰”着陆约两小时后,工作人员接收到它传回地球的第一批40余幅黑白图像。图像显示,“凤凰”已展开太阳能电池板,一个支脚已“踩”在火星地面上。
不偏不倚完美着陆
探测到“凤凰”成功着陆信号后,负责此次任务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内一片欢呼,工作人员相互拥抱,击掌庆祝。
一名飞行控制员注视着传回的着陆信号,喊道:“它着陆了!宝贝,它着陆了!”
“即使在我的梦里,它也不可能比这次登陆做得更加完美,”“凤凰”项目主管巴里·戈尔德施泰因说,“它不偏不倚。”
戈尔德施泰因保持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个传统,在“凤凰”探测器降落过程中向身边的人分发“好运花生”。“凤凰”落地后,他说:“最困难的部分已过去。好戏还在后头。”
初步观测结果显示,“凤凰”落地时几乎保持水平。
历时9个多月,在太空中“奔走”7.11亿公里后,“凤凰”以超过1.9311万公里时速冲入火星大气。经历打开降落伞、甩掉隔热罩、点燃反推火箭等“规定动作”后,它才以8公里时速安全降落在火星表面。
在这环环相扣的“恐怖7分钟”里,研究人员着实为“凤凰”捏了把汗。
传回首批图像
“恐怖7分钟”期间,“凤凰”通过2001年抵达火星轨道、沿轨道绕火星运行的“火星奥德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与地球的不间断无线电通信。以光速传播的无线电波把信号从火星传回地球需15分钟。
“凤凰”传回的首批图像中,有的显示“凤凰”的太阳能电池板已展开,有的显示它的一个支脚“踩”在火星地面上,附近有小块岩石,还有的显示出火星北极地区的地平线。
美联社说,“凤凰”登陆早期传回的图像主要是向技术人员提供工作状态信息,包括电力供应情况和仪器的完好状态。根据设计标准,着陆扬起的沙尘散去后,“凤凰”才会展开太阳能电池板。
“凤凰”探测器有一只具备挖掘功能的机械手臂,上面装有一部盒子形状的照相机,还装有两只闪光灯。这部相机用于给机械手臂“捡”起的样本以及探测器周围区域拍照。
“凤凰”上还有一部立体成像仪,被美国宇航局称为“凤凰之眼”。“凤凰”正常工作时,立体成像仪距火星地面约两米,能拍下周围环境的高清全景图,还能朝天拍下火星大气图像。这些能向科学家提供火星立体图像,以及火星大气中微小颗粒的信息。
3个月地面探测
与“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以气囊减震的硬着陆方式不同,“凤凰”号没有减震气囊,采取软着陆方式。这是因为,靠气囊“弹”到星球表面的硬着陆方式不适合大型航天器。“凤凰”长5.5米,宽1.5米,质量350千克,靠3条支脚和反推火箭着陆。
“我们已经32年没能靠支脚和反推火箭成功着陆,”美国宇航局空间科学主管埃德·魏勒说,“当我们以后把人类送上火星时……他们将靠支脚和(反推)火箭着陆。因此,我们证明仍懂得如何软着陆,这很重要。”
人类此前在火星成功软着陆的航天器,是1976年登陆火星的“维京”双体探测器。1999年,“凤凰”的姊妹探测器“火星极地着陆者”由于引擎过早熄火,坠毁在火星南极地区。象征“浴火重生”的“凤凰”上,装有“火星极地着陆者”的备用零部件。按照计划,“凤凰”着陆后将展开为期3个月的火星地面探测。
“凤凰”7种“武器”
一、机械挖掘臂。它长达2.35米,可以挖到火星地表之下半米深的土壤,并将样本递送到两台分析仪器中。
二、机械臂照相机。它安装在机械臂末端的挖掘铲上,可以拍摄土壤以及土壤中冰的特写图像。
三、热量和释出气体分析仪。它可将土壤样本加热,并测量随着温度上升,样本中水蒸气、二氧化碳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
四、显微镜以及电化学和传导性分析仪。显微镜主要用于分析矿物颗粒样本,电化学分析仪用于分析一些化学特性,如是否有溶解的盐分存在、土壤酸碱度等。位于机械臂上的传导探测器则可以检查土壤的热量及电传导特性。
五、立体照相机。它可拍摄着陆位置地形的高清晰度、彩色、立体图像。
六、气象仪。它由加拿大宇航局提供,可以监测火星大气层的尘埃、温度等变化。
七、火星降落成像仪。它可在着陆时动态拍摄火星着陆位置的地质情况。
◇“凤凰”关键词◇
身材:长5.5米,宽1.5米,质量350千克
造价:4.2亿美元
使命:进行为期3个月的火星地面探测,取样并分析火星地表下的冰层,得出数据将用于判断火星上是否出现过液态水和有机化合物等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名称含义:“凤凰”号脱胎于美国宇航局之前一个夭折的火星探测项目,其中的许多组件被再次利用成为“凤凰”号的基本构架,寓意涅磐般重生。
着陆点:火星北极瓦斯蒂塔斯-伯勒里斯平原上,相当于地球上的加拿大北部。
这里最有可能是保存火星地质历史的地带,而且地势平坦,能增加着陆的安全系数。
着陆方式:靠3条支脚和反推火箭着陆,着陆后不能移动,在原地“蹲点”开展探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