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最受伤害的就是孩子了。因为他们比成人更脆弱、敏感,缺乏足够的认知力,无法在短的时间内接受失去亲人、家园的现实,无法承受血肉模糊的惨境给心理带来的刺激。他们会产生焦虑、愤怒、冷漠、退缩、怕黑等应激反应。这就使我们除了要对儿童提供物质支持外,还要提供心理支持,随时关注儿童的反应,及时地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及时的、科学的心理援助,灾后综合症将有可能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可能有如下的情绪反应:严重的没有安全感,害怕地震再发生,害怕身边亲人的失去;出现冷漠的表情,表现为:对任何人、事都不再关心,包括对自身也不再关心;无助感:觉得自己对一切的无能为力,不知道自己将来怎么办;表现出愤怒:质疑地震怎么就夺走自己父母的生命,让自己失去了美好的家园。儿童可能有如下的行为反应:随时都需要人陪伴在自己身边,怕独处,怕黑暗;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具有攻击性行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出现退缩性行为,表现为吸手指头、大小便失禁、便秘、说话困难等。
我们在尽量保证儿童有吃的、喝的、穿的且处于安全地带的前提下,积极地对其实施"心理救灾"。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做个忠实的倾听者和陪伴者。经历如此大灾难的儿童会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世界无法控制,没有安全感,积极地倾听可以让儿童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些局面;陪伴在儿童的身边,尤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陪伴在儿童的身边,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即使失去了重要的人和熟悉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再理睬自己。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集中注意力,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倾诉;关注儿童的非言语信息,如肢体动作;适时、适度地给以拥抱和身体上的接触,如抚摸头发。
2、多给予理解、肯定,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感情。首先不要批评儿童的表现是不勇敢的、是幼稚的、懦弱的行为,而是要充分肯定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告诉他换了另外一个孩子也会这样做,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想哭的时候也哭出来,不要把事和情绪都压抑在心里。还要多用正面的词汇和儿童进行交流,让他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是被关心的,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同时流露出相信他会做得更好的期望。
3、给予适度的经济协助或其他社会资源,让他能有安全感。儿童在灾后会想自己没有了住的地方或者失去了亲人该怎么办,就像小树失去了大树的庇护,这时,一定要告诉儿童政府、社会做了些什么事来帮助他们,解除不必要的担忧。当然,千万不要承诺不会实现的事情,不要骗孩子,比如:该儿童的父母去世了,却告诉他父母出远门去了;向他承诺我们马上就会住进有电梯的大房子。4、尽量避免儿童再次卷入地震有关的情景和事件。应尽快地不让他们再接触恐怖的场景,给他们以温暖的安全的庇护。近段时间,人们谈论的、媒体宣传的主题都是地震,建议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接触这些信息。我们不能诱发他们对悲惨处境无休止的回忆。而要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可以通过游戏或者让儿童协助做点他喜欢的事的办法来实现。
5、假如有条件,可以由经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通过用填写创伤经验症状量表、个别晤谈等方法进行排查、评估,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类,然后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可进行各案心理辅导,从而达到对儿童心理危机很好的干预。
通过社会各界不余遗力的、科学的帮助,受灾儿童将会走出地震的阴霾,拥有一个快乐、七彩的童年。他们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爱、体会到情,自强不息,活出精彩。(青秋蓉 余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