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建高
大震后的余震是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地方余震还会相当频繁。
长期的科学研究表明,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每次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尤其是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主要原因有4个:一是地震的成因极其复杂,初始条件稍有差异就会导致随机性变化。
二是地震发生在地下15公里至30公里深处,人类无法深入地壳内部进行监测。三是同一地区重复发生地震的间隔时间漫长,人们难以积累监测资料,探索规律。四是地震前兆缺乏规律性,而且有地震无前兆、有前兆不地震的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的地震工作者为预报地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成功预报了海城、松潘、盐源等地强烈地震,创造了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但也有未能预报唐山大地震和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遗憾。这种强烈反差,恰恰说明了准确预报地震的困难性。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针对各种传言,我国地震专家及时进行了解释,指出把地震发生的地点具体到某个城市甚至某个街道、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具体到某日甚至某时,显然是不可信的,不能因传言自乱阵脚。
目前,各级政府仍在努力监测和防范包括余震在内的各种次生灾害,力争通过及时发布信息、排除险情、疏散群众、组织救援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威胁。对于能够预报的地震,政府权威机构都会及时发布信息。相反,如果专门研究地震的政府机构都无法预报,道听途说的传言又怎能相信呢?(据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