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美国《洛杉矶时报》5月2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北川可能会成为地震纪念遗址”,文章摘要如下。
北川,让我再望你一眼 北川县幸存的建筑物寥寥无几(5月28日摄)。5月28日,新华社记者搭乘济南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执行任务途经北川县上空,机上所有人都默默注视着下方这片曾经美丽的地方。北川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建县历史有50多年,县城建在两座大山中间的狭长地带。县城不大,但风光旖旎。如今这一切都被地震毁灭了。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邓美荣(音)沿着山路登高俯瞰家乡景象的时候,她的腿一阵阵发软。到处可见滚落的巨石,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数百英尺下面就是残破的北川县。
22岁的邓美荣寻找着她曾经上过的中学,但是她只能看到一堆瓦砾和碎石。河流被滑坡截断了。她指着北川县的一条老街,那里曾经住着她最好的朋友。
邓3年前考上了成都的大学,离开了家乡。她说她一直在看关于地震和她家乡的电视报道,但是直到前天才敢回来看一眼。邓美荣说:“我想哭,但是我流不出眼泪了。”
5月18日,汶川大地震灾区都江堰的一处废墟,一个时钟永远将时间定格在14时28分。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四川所有的城镇都在5月12日受到了地震袭击,但是北川首当其冲。北川新区60%的房屋倒塌,旧城有80%的建筑倒塌。
北川县遭到的毁灭如此彻底,政府决定另择地点重建北川县。北川县遗址预计会被当作地震博物馆和纪念遗址。
四川社会科学院的文化专家谭继和(音)说,保护震后的北川遗址是对死者适当的祭奠,也让幸存者的哀思有所寄托。
他说:“我们应该把北川县城当作遗迹保存,这样逝者的亲人和朋友们能有哀悼之地,其他人也不会忘记发生的一切。”
谭继和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也代表了他自己。他在地震中失去了一位挚友和同事。
其它受灾严重的地区也会建立纪念遗址。在都江堰,官方正在考虑保留一些建筑作为纪念地,其中包括聚源中学的遗址。
5月13日,在四川省北川县地震灾区,一名北川中学学生在为压在瓦砾堆中的同学输液,这名同学最终获救。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位于群山环抱的河谷中的北川不会重建,政府认为这个地方太危险了。然而,附近的擂鼓镇坐落在河谷下游富饶的开阔地。在地震前,擂鼓镇是一个拥有18000居民的农业镇。像北川一样,这里的房屋大多数都在地震中倒塌了,大约1000人死于这场地震。但是,这里的田野提供了建筑空间,擂鼓镇的幸存者将为新邻居提供住房。
14套一居室的住房连成一排。有电和自来水,但目前的计划要求两家合用一个水龙头。每50家合用一间浴室和一间厨房。地面压实后铺上了塑料地板。
新华网专稿:中国人民在此次四川地震的救灾和赈灾活动中所展现的脊梁坚挺、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以及人道主义的光芒,令海外媒体赞叹:中华民族是一个"摧不垮的民族"。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