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靖瑄)5月30日早8时,东陵区文化路小学里一阵长铃响起,上课的学生有的钻到书桌下,有的猫到讲桌里,来不及躲藏的则在靠近门的墙脚躲好……长铃过去不久,一阵急促的短铃又响起,孩子们听到这个“逃生”的信号,立即奔向门外,并在走廊变成三股人流,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楼门汇集到操场上。
这不是真的发生什么意外,而是以模拟地震逃生这种演习方式,度过一个“非常"六一"”。文化路小学共有22个班级,958名学生,再加上老师共千余人,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只用了1分30秒左右的时间。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演习前,学校特意请来参加过四川地震救援的沈阳消防人员,为学生讲解在地震中专业的逃生技巧。
“教学楼一共有三个通向操场的大门,我们要求学生就近逃生,在功能教室上课的4个班级走东门;靠近南侧的10个班级逃生走南门;靠近西侧楼梯的8个班级走西门,离门最近的班级先撤离,防止互相踩踏……”这个演习程序,学生们已经进行了反复练习,每一次都在1分钟30秒左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