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从经济大国到环保大国——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日本环保(组图)

  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生效。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销售场所,消费者很难再享用免费的塑料购物袋了。至此,在中国“白色污染”这个在公众视野中已经出现了将近15年的流行词汇,终于第一次在法律上受到实质性的挑战。


  其实,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性的环保浪潮就开始风起云涌。而在环保意识觉醒较早的日本,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保节能二者的关系的?如何处理大大小小的生活垃圾的?又是如何用环保购物袋逐步取缔塑料袋的呢?本期话题,我们将通过本报驻东京记者的实地采访与切身感受,向读者讲述一个环保大国如何从昔日“世界最脏”发展到今天环保“亚洲第一”的真实故事。

  从经济大国到环保大国

  ——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日本环保

  本报驻东京记者林忠

  当今世界环保大国人均寿命最高国家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环保大国。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随处可见而又惊心触目的污染和公害环境成为鲜明对照的是,日本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与它取得的经济成就一样,受到世人的称赞。

  日本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同时也拥有着工业大国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发达的环保产业,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治理成果,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在今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中,日本的HDI(人类发展指数)位居世界第8位,在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然而,当你翻开历史,也会惊讶地发现,日本也曾为环保付出过巨大代价。

  很多到日本观光的人都会对它整洁干净的城市环境、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以及放心享用的生鲜料理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今空气新鲜、水流清澈、森林遍布的日本,在40多年前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日本也曾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经历过惨痛的教训。对此有人说,日本的环境是从此起彼伏、震惊世界的污染公害中抢救出来的,日本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的努力才得以重见碧海蓝天。

  战后重经济轻环保曾是世界最脏海湾

  二战后,日本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化学工业,一时间日本各地工厂林立、烟雾蒙蒙,大气和水环境因工厂排出的工业废物、有毒的废气、废水开始迅速恶化。由于一味偏重发展经济,而缺乏环保意识和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措施,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起飞,日本的环境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声名狼藉。

  在那段时期,日本的濑户内海成为著名的“死海”,东京湾被称为“世界上最脏的海湾”,赤潮频频泛滥,海中的鱼类和贝类大量死亡,海边臭气熏天,从东京湾打捞上来的各种海产品体内积蓄了大量的有害化学成分,根本无法食用。日本四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北九州市,在上世纪60年代的经济崛起期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公害问题,是日本空气污染最厉害的地市,曾被称作日本的“七色烟之城”。1969年,在洞海湾周边的城山地区,空气中的粉尘量达到日本第一,并首次发布了烟尘警报,许多人因为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患上哮喘病,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洞海湾,水中连大肠杆菌都无法存活。同时,日本各地不断出现鳍长在身体一侧的鱼、两个头的小猫,还有畸形的初生婴儿等。

  尤其严重的是,20世纪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竟有一半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日本:镉中毒造成的痛痛病事件、甲基汞中毒造成的水俣病事件、受到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事件,以及化工厂排放废气引发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其中的痛痛病、水俣病这两种因环境恶化而出现的公害病曾经一度令世界震惊。日本民众的健康受到巨大威胁,日本社会由此深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民众环保意识觉醒节能观念深入人心

  日本民众日益高涨的反污染浪潮,加之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奔走和呼吁,终于促使日本政府开始正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1967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对大气和水质标准等做出了规定;1971年,日本成立了国家环境厅,开始从立法层面以国家行政力量全面推进公害治理;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更加快了节能和污染治理的步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的工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日本的下水道———濑户内海和琵琶湖的水质均已显著好转,大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不逊于我国大多数的度假区。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总共花费了大约7000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600元人民币)巨资进行环境治理后,北九州市才重新看到碧海蓝天。现在的东京湾经过四五十年的治理,生态系统也终于渐渐恢复了正常,不过鱼类和贝类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大不如前。

  比起环保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应该说,日本在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和环保习惯方面的成果更为重要。现在,环保、节能的观念和诸多措施已经深深渗透到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两者密不可分又相得益彰。

  生活垃圾分类细致从小培养环保习惯
小学生垃圾分类教育

分类细致的垃圾箱

风靡世界的环保购物袋“我不是一个塑料袋”

超市中待售的购物袋

  有人说,主动而自觉地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日本公众的习惯,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民众对各种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重视程度。记者对此深有同感,在日本,居民的生活垃圾一般都要经过细致的分类,再拿出家中进行处理。

  在每栋公寓楼的一层都有一个专门的垃圾间,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八九个大号塑料桶,分别贴着“食品垃圾”、“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的标签,垃圾间中还有几个大塑料筐,分别用来盛放图书报纸、饮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小筐供住户将废旧电池这类的有害垃圾放在里边。公寓管理员在一周五天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理这些垃圾,再按照固定的日子把不同的垃圾搬到楼外街边的指定位置,由社区垃圾清扫所的垃圾车统一运走处理。没有管理员的独门独户的居民,则要严格遵守各类垃圾的清运时间,自己把分类后的垃圾送到路边的指定堆放位置。

  对于生活中的大件垃圾,如沙发、柜子或冰箱等电器,则需住户事先到垃圾清扫所或商场、便利店去买不同数额的专门的处理券,贴到这些大件垃圾上,并与垃圾清扫所联系约定回收的时间,否则是不允许随便搬到路边的。有的住户还会将不用的家具摆在自家门前一个不妨碍通行的角落,标明可以由路人自由取用,如果没人搬走,再去按大件垃圾处置。可以说,在日本的各个地铁电车车站、大小商店、公路休息站,只要是设置了垃圾箱的,就一定是按不同种类和目的进行分类的,但在街道的大多地方却很少有垃圾箱,于是便有相当多的人会把外出时的垃圾带回自己的家,再分类处理。

  日本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这种认真态度还体现在向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上。日本的小学校都会实行很严格的垃圾分类,还经常让孩子们收集家中的易拉罐交到学校,一来可以用作孩子们课外活动的经费,更能够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环保节能的好习惯。

  环保购物袋成为时尚饭店就餐“自带筷子”

  日本民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日本正在兴起的用环保购物袋取代塑料袋的热潮。

  据报道,日本计划到2010年将塑料袋的使用数量减少一半,积极鼓励和倡导人们使用绿色环保、可再生利用的购物袋。日本已经有不少商家在顾客购物时,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更多的商店也在预告将在不久之后加收购物塑料袋的费用。很多市民团体介绍、教授制作携带方便、耐用而且美观的环保购物袋的方法,许多企业开发生产了大量的环保购物袋,有的公司还拿这种环保购物袋作为形象宣传的礼品或赠品。总之,用绿色环保购物袋取代塑料袋,在日本不仅是一个潮流,甚至还成为一种时尚。

  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保、节能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使用节水水龙头、卫生洁具,用洗澡水洗衣服再冲厕所,普及节能照明工具,选择购买远远高于一般节能标准的家用电器和省油高效的汽车,推广饭店就餐使用消毒筷子或“自带筷子”,以及开发环保住宅、提倡环保旅游等等。可以说,日本人的节能、环保观念早已涵盖和深入到了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日本人的MOTTAINAI———“浪费可惜”的信条和节约模式不仅在日本一国,而且已经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不断出台环保立法环保推动企业创新

  可以说,日本民众业已根深蒂固的环保、节能观念,既是日本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的成果,同时也是推进政府和企业不断地出台新的法律、政策和提升环保科技的巨大动力。

  迄今为止,日本政府已经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建设再利用法、容器再利用法等七项法律,建立了世界领先的政、企、民三方密切结合的节能环保体系。

  同时,夏普、东芝、松下等大公司也都根据自己的环境理念制定了中长期目标和实现垃圾、二氧化碳零排放、资源100%循环利用的达标时间表,并落实到具体产品上,而民众则从对政府、企业监督和自己身体力行两方面推动环保。

  虽然说,日本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努力仍远未停止。但日本国民深刻的环保节能意识,政府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制和政策,以及企业持续创新、提高科技水平等各方面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这样的经验的确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记者手记

  公民意识觉醒 胜过千条法规

  对于国内即将实施的“限塑令”,记者并不陌生。在日本,政府也经常推出此类的环保举措。比如从2007年4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容器包装回收法,以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日本百货店协会推出了能够重复使用和回收的环保型购物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日本绿色购物网向会员企业和个人会员倡议进行一个在一个月内不使用超市塑料袋的活动,结果得到213万人的响应,为此节约了塑料袋1683万个,这个数字相当于减少了783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日本的媒体在宣传环保方面也颇为卖力。比如近来媒体就一直在宣传,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就可以减少大约47至62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半年时间即可相当于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如果每个人都坚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日本就等于又增加了数目惊人的森林植被。

  而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节能、环保也几乎无处不在。以记者的住处为例,公寓住户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把果皮、菜叶以及食物残渣收好,放入公寓一层的“食品垃圾”桶;将生活废纸、牛奶果汁的纸质包装盒等放到“可燃垃圾”桶;一些塑料袋、泡沫塑料等则要放入“不可燃垃圾”桶;剩下的那些可回收的饮料瓶、玻璃瓶,还要用清水洗净、空干并撕下瓶身的标签、拧下瓶盖分别放置,以方便回收和循环再利用。

  至于日本对于国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应该说从小学甚至更早阶段就已开始。记者曾在一家旅馆亲眼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女孩,踮着脚问前台的服务员,说旅店房间里只有一个垃圾桶,垃圾没法分类怎么办,服务员笑眯眯地回答说,不用担心,他们会在收走垃圾后再分类的,小女孩这才放心地跑开。

  以上只是日本社会生活中几个有关“环保”的缩影,而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让日本人如此热衷环保的,靠的绝不仅仅是法律。也许公民意识的觉醒,才是让每项法规都能落到实处的关键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