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垮的“钢铁大动脉”
——成都铁路局抗震救灾工作纪实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铁路局管内线路遭到巨大损坏:南北连亘、穿山越岭的宝成铁路广元至成都段地处震中,自西向东而来的地震波对其进行了横切式的破坏:线路扭曲变形、桥梁支座螺栓剪断、梁体横向位移、隧道衬砌开裂,同时,大量山体滑坡、崩坍落石频发、路基严重下沉……此时,百余趟列车正在成铁局管界内行进。
地震来袭,成都市民蜂拥逃出楼房躲避危险。成都铁路局党委书记姚保国却疾步冲上还在摇晃的5层高的调度楼,第一时间下达了管界内所有列车停止运行的调度命令。这一及时的正确决策,为保证地震中没有一名旅客死伤、没有一列货车出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巨大困难,成铁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发动全局13万干部职工紧急行动起来,坚守工作岗位,全力确保运输安全生产。同时,局领导班子成员当即分线分片进驻抗震救灾一线指挥运输生产。据悉,时至今日,成铁局没有一名干部职工擅离工作岗位。
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处受灾情况很快汇总到了路局:全局损毁线路2500公里、桥梁236座、隧道98座;生产用房倒塌4358间、受损69235间;职工家属死亡50人、失踪5人。受地震影响,宝成、成昆、达成、成渝四条主要干线和成汶、德天、广岳三条支线被迫中断行车。
灾害发生后,成铁局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连发3个紧急电报,对全局抗震救灾、确保运输安全作出21项部署。在全面巡查和抢修运输设备基础上,成铁局调度指挥中心连夜调整列车运行线路,合理安排客车到发时间。
接下来的十余日,一场成铁局史无前例的抢修铁路战役在宝成线和成汶、德天、广岳三条支线打响。
为全力满足抗震救灾物资运输需要,成铁局通过与地方在各个层次建立运输协调机制,对涉及抗震救灾的大米、食盐、帐篷、汽油、水泥等物资实行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装卸。5月14日6时18分,西安至成都的87603次货车成为了国内第一列到达成都的“抢”字头救灾物资专列。
5月19日10时20分,满载208名伤员的“伤”字头57005次专列在灾区人民的祝福声和全国人民的关切中缓缓驶出绵阳站,当日17时35分,列车抵达重庆北站。这是汶川特大地震后,铁路开出的首趟转运伤员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