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秀向记者讲解钟身纹饰的含义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以馆藏古钟类文物闻名于世,有“钟王五绝”美誉的永乐大钟,钟声悠扬悦耳,回荡不绝。5月30日,经历数百年沧桑的永乐大钟迎来了一个出生在当代的新邻居——中华戒烟钟。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中华戒烟钟捐献仪式”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举行。
在捐献现场,阳泉钢铁公司的离休干部、77岁的田文秀老人格外激动,正是这位致力于戒烟公益事业的老人在2001年提起倡议捐献中华戒烟钟。7年的不懈努力,大钟终于铸成,田文秀老先生体会到了一种圆融丰满的喜悦。
寓意深远,钟响兮传递福愿
“在田文秀老先生的倡导、积极努力下,中华戒烟钟终于铸造成功。中华戒烟钟表达了阳泉130万人民戒烟的决心和态度,献礼绿色奥运,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空气更加干净,北京的天更蓝。”专程前来参加献礼仪式的阳泉市市长助理马玉隆说。
上午10时30分,苍翠的古松、高大的白玉兰树包围掩映中的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显得肃穆庄严,捐献仪式在古香古色的“九亭钟园”举行。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书记吴志友代表博物馆对中华戒烟钟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他说:“中华戒烟钟是博物馆收藏的第729口钟,它的到来,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本身就有鸣钟祈愿的传统,铸钟可以体现国泰民安,鸣钟则可以体现和谐安宁。通过铸造戒烟钟鸣钟、观看这样的形式,来告诫人们吸烟的危害,达到戒烟的目的,意义深远。”
随着覆盖钟身的红色丝绒被掀开,铸造精美的中华戒烟钟展现在众人面前。“中华戒烟钟是一口铜质钟,它采用明朝"成化"、"现代香港回归钟"体式,365公斤的重量寓每年365天,通高1280毫米。”田文秀老先生向记者讲解着钟身纹饰的含义,“钟钮的双龙是古钟传统文化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钟肩的五朵吉祥云、六朵如意云寓意56个民族和睦团结友好;中华戒烟钟文字上方对应英文CHINA钟的名称,并附上北京奥运五环2008图案表示为奥运献礼;和谐永年文字上方对应:北京——山西(阳泉),意为倡议铸钟地区煤乡阳泉与首都开启了绿色环保无烟奥运文明交流窗口。”
钟两侧的图案也有着深远的含义。“烟草与贫困”取自中央文明办、卫生部等部门开发的2004世界无烟日主题稿。“我们是不吸烟的新一代”图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衬托下,手执戒烟标志的儿童跑步向前,两幅图鲜活地展示了吸烟的危害,同时呼吁戒烟必须从娃娃抓起。北京市文物局巡视员巴爱民就此表示,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口号是“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要控制烟害的散布必须治本治标,防止青少年对吸烟的尝试和起步,不让他们沦为烟民,从基本上杜绝烟民大军的来源和增长。“在如今的影视剧中,烟草成了须臾不离的道具,男主角吞云吐雾的形象已经是不少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他建议严格限制有明显吸烟镜头的影视作品,同时加强禁烟控烟立法,压缩烟民吸烟空间,将公共场所划定为禁烟区域,以减少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机会,并要对违规吸烟者进行劝阻、制止。
仪式的结尾,钟锤首度撞击钟月,中华戒烟钟敲响,声声远传悦耳铭心,表达了人们对崇尚健康文明美好无烟未来的期盼。
感慨往昔,控烟者曾是烟民
上世纪50年代,田文秀老人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当过7年的解说员。他早年深受吸烟之害,落下一身病痛。
田文秀老先生1931年9月出生于河北易县,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不久经过选拔到故宫博物院当了解说员,在那里整整工作了7个年头。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山西阳泉钢铁公司。“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吸烟了,年轻的时候我是个名副其实的烟民,烟瘾上来又没有烟可抽的时候,我就抽树叶、锯末什么的。”田文秀老先生计算了一下,按当初自己平均每天吸烟一到两包计算,40余年中,自己总共抽烟超过40多万根。没有节制的抽烟让田文秀的身体每况愈下,才40多岁的他发现自己走路气喘不止,爬楼梯如同登山,到后来竟发展到晚上睡觉不能平卧的地步,原来,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已经深深地侵害了田文秀原本健康的身体,他不得不开始了求医问药的日子,尤其每年秋冬之交,住院治疗几乎成“必修课”。
1979年秋季的一天,田文秀偶然一次在家门前散步的时候,看到十几个学生凑在一起吸烟,于是便走过去训斥一番。身为过来人的田文秀非常清楚,青少年好奇心强,往往出于凑热闹、解解闷、随大流等原因惹上烟瘾,最后却是烟瘾上身,难以自拔。许多烟民都是青少年时期在毫不在乎、毫无戒心的情况下染上烟瘾,想戒烟时却欲罢不能。心痛不已的他不想让这些孩子重复自己的老路,于是当夜便写了一篇名为《中小学生不应吸烟》的文章,发表在《阳泉日报》上。没想到老伴儿读了文章后却给他吹起了凉风:“你还有脸教育别人哪,自己什么时候不抽烟了再说吧!”深受吸烟之害的田文秀颇有感触,从此下决心不再抽烟。
矢志不渝,十余载宣传戒烟
戒烟后的田文秀开始重视体育锻炼,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他决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唤醒世人告别烟害。1990年,田文秀在工作单位成立了戒烟协会,之后,他逐步把义务宣传控烟的工作发展到社会。多年来,他先后提倡创建无烟车间工段、无烟科室、机关、学校等公共场所100余处。
老人对青少年的戒烟工作尤为重视。他认为,青少年不吸烟对自身说,是掌握了个人健康卫生的第一信条;对社会说,是尽到了杜绝吸烟、增加文明礼貌的一份力量。
田文秀经常到学校针对青少年进行宣讲,播放录像,举办巡回展览,还筹拍了《中、小学生吸烟忧思录》等电教片。
1993年,田文秀发起“申办奥运,兴我中华,戒烟健体,壮我民族”万人戒烟签名活动,征集签名12000余个,13.5米的签名长幅在北京展出后,被奥申委收藏。1999年春,为迎接国庆50周年,他前往北京进行“故宫无烟”宣传;同年秋,为迎接澳门回归,他又只身远行至云南瑞丽、海南三亚、广东珠海、深圳等地进行控烟宣传万里行活动。“我是一块广告牌,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十余年来,田文秀老人发展戒烟协会成员百人,经劝戒烟成功者上千人,签名参与控烟活动者超过万人。
七载奔波,铸就中华戒烟钟
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时,举国振奋。当时已70岁高龄的田文秀内心深处升腾起一个愿望——铸一口“中华戒烟钟”。2002年2月17日,他提笔给北京市有关部门写信,表明了以个人筹集资金铸成此钟并捐献给文物收藏单位、为2008年奥运会献礼的愿望。很快,田文秀便收到了北京市文物局关于此事批文的复件,同时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了捐钟的意义和热情,并就选址、铸造等方面作出批示。
得知喜讯,欢欣异常的田文秀随即在阳泉钢铁公司戒烟协会征集万人签名,支持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并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对捐钟展开宣传,筹集铸钟资金,老人还拿出3300元作为铸造大钟的启动资金。“中华戒烟钟的铸造成功有田文秀80%的心血。”阳泉市市长助理马玉隆颇为田文秀的精神所感动。田文秀老先生的倡议也得到了阳泉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阳泉市政府领导认为,“表一方百姓祈愿,为中华盛事助力。中华戒烟钟旨在体现戒烟除害、健身利民的共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文明公益活动。”
“钟声给人以召唤、期盼和联想,传达信息、陶冶性情,象征正义,寓教于乐,承载历史,缔造友情。钟声可以点燃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活力,更新对生命、大自然和社会的看法,钟声与心灵互动,与生命同在。”为了筹铸中华戒烟钟,田文秀曾在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参观考察了该馆珍藏的数百口大大小小、古今中外的钟,这些陈展的钟,有的凌空高悬,有的就地蹲坐,纹饰外观有繁有简,形态各异,然而田文秀发现,这些铸钟者的愿望却都有一个脉络、一种内涵:“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铸钟之举在田文秀老人心中已不是一人之愿、一己之为,他早已将其视作共愿共为,集众智,聚众力,共成此举。在他的倡议下,阳泉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澳门戒烟保健总会等48个单位及个人捐款支持铸钟。2007年初,他将初步拟定的方案公布于众,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建议。方案在十多次修改过程中逐步完善,中华戒烟钟铸造方案定稿后,田文秀老先生委托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监制,大钟交由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设计,南京钢铁集团江苏冶金机械制造总公司铸造。2008年,中华戒烟钟终由“铸钟王”世家、年已九旬的王钟泉等师傅们精心铸成。
“钟声就是心声。”田文秀老先生希望借钟声的远扬传递,让戒除烟害、利国利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他告诉记者,接下来还将继续自己的戒烟宣传活动,他打算制作戒烟宣传袋和戒烟笔等控烟宣传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控烟公益事业。“如同戒烟钟的钟声余音不绝,我将继续表达控烟的心声!”
本报记者 郝晓林 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