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华英才半月刊 > 最新消息

王立梅和她的世界艺术博物馆

  来源:中华英才

  引题:2006年,她倾尽心血的中国第一家世界艺术馆在北京建成,她把名垂青史的世界艺术大师“请”到了京城……她赢得世界文物界的尊重,也赢得各国友人的长久友谊。

  大标题 王立梅和她的世界艺术博物馆

  文/本刊记者 严虹

  提语1:每看一件国外的东西,她就情不自禁和我国哪个时代的物品去对比,联想相似之处,她说只要有意识的去想就记住了。

  提语2:我是个对文物特别喜欢特别有感情的人,我相信没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全世界博物馆几乎都看遍的。我每到一个地方每次都想,什么时候能把它们带到中国让更多人看。真的,太美了。

  一间很普通的办公室被玻璃隔作里外两间,里面一间便是王立梅的馆长办公室。走进去才发现并不宽敞的办公室已被书籍、奖杯填充的很拥挤,墙上除了锦旗还张贴了几幅正在展出的“古典与唯美”的宣传海报。身着浅灰色职业套装的王立梅,习惯的笑容中有着几分女性的威严,她一边礼节性地给记者递上自己名片,一边说:“文明和文化的沟通是最容易的,希望你们多宣传宣传我们世界艺术馆,让更多的市民和学生走进来。”

  小标题 “成立世界艺术馆,陈丹青说难于造原子弹”

  见记者的视线停留在“古典与唯美”的海报上,王立梅像母亲夸奖自己最喜欢的孩子般津津乐道:“我们要带动观众看高端艺术品,‘古典与唯美’展出的作品都是世界一流的珍品。”

  世界艺术馆作为中国第一座以收藏、展示、研究世界艺术为目标的博物馆,自2006年开馆至今,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从莫奈到毕加索”,还带来了“伟大的世界文明”和“庞贝末日——源自火山的故事”等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重量级艺术展,而它真正带给给中国艺术爱好者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王立梅说:“筹建世界艺术馆,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有我们一席之地,初衷就是要‘开启明智’,它源自康有为和蔡元培那代人想法。”

  在世界艺术馆开馆前,王立梅曾做过三次论证。她邀请了国外各大博物馆的馆长、国内像中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地的专家,美术界的大画家和评论家,研讨世界艺术馆在中国的可行性、必要性、长远性。在一次探讨中,画家陈丹青讲,在中国办世界艺术馆,不可能,比造氢弹原子弹都难。王立梅反驳道,那我就造氢弹和原子弹给你看看。那场友好的“舌战”让她记忆犹新。

  王立梅说她当时敢出狂言,是有原因的。之前有朋友帮她分析过,建立传统意义的博物馆,北京有故宫、国博、首博、美术馆,全有藏品,她没这个实力。搞中华文明,故宫是皇宫;古代收藏,首博是北京的历史载体;现当代艺术在中国美术馆,没有任何可以与之比肩的。但全中国没有一家展示世界艺术的博物馆,走这条路,就是惟一的。

  之后,王立梅也和美国的朋友讨论想做成这件事,他们很支持,还提出论证。几次研讨,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很有必要建立,否则会是中国博物馆的缺失,对中外交流、中国发展不利。当她把想法跟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菲利浦•蒙特贝勒先生一说,他特惊讶:“你要在中国办大都会?”王立梅腼腆地说:“想这样,但当然不能跟你比,你是西瓜我是芝麻,可我这芝麻会一节节往上长。”菲利浦•蒙特贝勒先生笑着说:“MRS王,你很勇敢,我一定支持你。所有我接触的博物馆都会说我们支持你。”

  王立梅本来以为,像大都会那样知名的博物馆只会借一些破的东西,“没想到他们说,你想要什么?我们帮助你,你不要客气。”去意大利和文化遗产部的部长们谈,也是“支持”。他们说:“‘罗马文明’借给你。”到都灵埃及博物馆谈也很顺,去拿波里看庞贝、古罗马的东西,合作意向都很明确。

  王立梅说:“原来真没想到世界各国这么大力支持,这才开始雄心勃勃,有了野心。本来想借点儿很少的真品,弄点儿复制品,后来一看,一定要搞高端的,出手就必须是最好的展览。”

  小标题 “是中国的魅力,让我借来倾国倾城的宝贝”

  不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还是“从莫奈到毕加索”,抑或现在的“古典与唯美”,王立梅每次跟欧美艺术馆代表谈合作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应该到中国去展示西方的艺术,让现在的中国人能够不出国门欣赏到顶级的艺术品。王立梅说:“这次策划的‘古典与唯美’是由美国14个博物馆倾力支持,他们愿意免费把倾国倾城的艺术品借给我们展出13年。这不是我们个人的魅力,而是我们国家的魅力,是我们国家强盛了,我们的民族强盛了以后,他们才愿意把这么好的东西送到中国。”

  她直言不讳:“十年前,你让他来展他也不会来,因为他不放心,他怕你的场地达不到条件,你的保安达不到条件,你的专业人员不够专业。但是现在,去年他们专门派一个小组来考察了我们的场地,考察了我们的安保措施,考察了我们的所有的建设技术参数,考察了我们的专业队伍和管理能力,他们一切都OK。而且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把这么好的展览引进过来。”

  但现实中,博物馆现状很不景气。她坦言,中国很多博物馆每天寥寥数人,比如一个省级博物馆一年就10万观众,这应该是文化教育的缺失吧。在中国,每天人满为患的地方只有故宫和兵马俑。有人说你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展》3个月12万人次不错了,成功了。“但我还是不甘心。”

  她告诉记者,在国外,每个家庭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带孩子去博物馆。“我在国外搞《中华文明展》,自豪得不得了,一看排长队,心里特别美。真的,特自豪。”王立梅说到这句话自己也笑了起来。她讲起20多年前去比利时办《中华文明展》亲眼目睹的场景:每天都有3000多观众,最冷的时候,一月份,刮大风,下大雪,他们在外头照样排40多分钟队,见了我们都肃然起敬。

  老师来见我们时说:“我们从小给孩子讲埃及、希腊、罗马文明,从来没讲过中华文明。你们先给我们补课,然后我们教孩子。”孩子来了以后一人一个填空试卷:“中国有几大文明?”所有孩子在大厅里叽叽喳喳,你问我我问你。“你想象的兵马俑身上有什么花纹?”有画花的、小乌龟的、小鸟的,特活泼,这么幼小的孩子,这么一堂课,中华文明映入心田,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

  她很认真地说:“我也非常希望在我们中国的艺术馆、博物馆里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是个对文物特别喜欢特别有感情的人,我相信没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全世界博物馆几乎都看遍的。我每到一个地方每次都想,什么时候能把它们带到中国让更多人看。真的,太美了。”这也是王立梅为什么要搞世界艺术馆的一个原因吧。

  “现在那么多国家找我,要求到中国展出。以前是你给我什么我展什么,我现在不。给我十个我也许挑一个,挑最好的。以前国外来的东西宣传很好,进去一看大失所望。我现在要名副其实,真正给国民带来艺术享受。”

  小标题 “文物是有生命的,看得多才能看出什么是经典”

  熟识王立梅的朋友都知道,她对文物过目不忘。对此,王立梅笑笑:“那不过是职业习惯而已,因为喜欢它们。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观赏不仅仅是看,还要想。”每看一件国外的东西,她就情不自禁地与我国哪个时代的物品去对比,联想相似之处。她说只要有意识地去想,就记住了。

  王立梅说,看外国艺术品时,多是抱以欣赏、回味、向往的心情,而当看见祖国的艺术珍品流落他乡时,心里却是酸楚的。她说:当我在人家的博物馆中与流失在异国他乡的中国艺术雕像对视时,我发现它们的眼神都是凄婉的、哀怨的,自己心里很不好受。这时,我只能跟它们说:“我知道你们想回家,但我现在做不到,只能多来看看你们。”

  有一次,在欧洲四国进行巡回布展工作时,她对外方陪同者说:“我一次次地走进你们的博物馆,知道我最想看的、认为最美的展品是什么吗?就是我们国家的这几尊佛造像。”

  2000年,美国《纽约时报》登了一篇“中国被盗文物现在Miho展览”,第二天就有《纽约时报》记者给王立梅打电话。她当时还真不知道这事,不过她告诉记者:“如果真是中国文物被盗,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我们一定追索。”结果第二天《纽约时报》登出的却是“中国文物官员对此事不知,不管”。王立梅气坏了。那时她正在日本办“四大文明展”,就和局长说:“我去谈谈。”局长说:“谈什么?”她说:“谈要回来啊。”“怎么要?有资料吗?”“没有,谈总可以吧!”Miho就是位于日本京都滋贺县的美和博物馆。于是王立梅给日本那边写信,从东京坐新干线就到京都。进博物馆王立梅一眼就看见这尊佛像,“它不仅是艺术品,它有生命啊!”王立梅满怀虔诚的心,看着佛像小声说:“我一定要把你带回去。”

  馆长叫小山红子,王立梅和她坐那儿先是聊中国历史,再谈到北魏这尊佛像回归中国的问题。王立梅说,确有实据,这是中国被盗文物。虽然当时的王立梅并没有相关资料,但她理直气壮说:“我来不是责怪你们的。我们都是受害者。你们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购买了中国被盗文物,对一个博物馆是不光彩的。”刚开始气氛很紧张,听王立梅这么一说,小山也说:“我们也是很尴尬,确实不知道。我们查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盗文物清单,没有的。”这时王立梅灵机一动有了想法:佛像主权归还中国,为弥补日方的损失,可以借展,一定时间内归还中国。小山红子原则上同意了,还感谢王立梅没责备她。后来小山的特使来北京,为此事和王立梅前后谈了8个月。这期间日本所有博物馆都反对小山将佛像归还中国,因为日本不清不楚的东西很多,怕她这一还开了先例,中国会继续索要。

  但小山被王立梅感动,顶着压力继续谈判。到第二年4月18日终于与中国签了协议,然后把展牌换了: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博兴县文管会。当时王立梅忍不住哭了,泪流满面,看着佛像说:“对你的承诺,我做到了。等你一年后回国,我会把你放在世界艺术馆展览,再送回山东。”

  王立梅告诉记者,这尊佛可谓命运多舛,原来是一个农民挖沟发现的,他看一大背光觉得做桌面挺好,回去就锯,正锯着文管会的人来给收回去了,却又被盗卖到英国。因为这尊佛像,现在她和小山红子已经成了好朋友,“每次去日本,不管多忙我都会去看她”。

  小标题 “我是活到老学到老,每次谈判都是‘现学现卖’”

  在策划“古典与唯美”之前,王立梅看了很多埃及、希腊等国家的历史资料。她说:“每次谈判都是‘现学现卖’,都是临时抱佛脚的。”要埃及博物馆谈合作,你连最能代表埃及文明的有哪些、最好的是什么都不懂,别人怎么放心借给你。

  进了人家的库房,她发现一个截成五段的石雕。而在此之前看过的石雕都是镶嵌在墙体中的。她问了馆长,才知道这是在伊拉克考古时发现的,由于石雕太大太重,为了方便运输,考古学家不得不把石雕截成五段,运来之后一直存在库房没展出。当时王立梅脑海呈现出一系列她看过的石雕,她断定眼前所见就是世界唯一没有镶入墙体的。于是果敢的借了回来。

  王立梅说她一直搞中华文明,这一辈子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喜欢才能全身心投入进去,才能痴迷,才能“学无止尽”。

  开馆两年来王立梅一直困惑。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那场展出,全世界的人都有追“名”的心态,莫奈、梵高、雷诺阿、高更、比沙罗、毕加索、罗丹,这些大师够有名了吧,票价也不算贵,50块钱,相当于一份水煮鱼的价钱,就可以在北京欣赏世界最好的艺术。但即便这样,观众还是不多,真是让人困惑。在国外,这样的大师展只需在开展头一天在报纸上发一个消息或者评论就行,主办者要运作的是拉赞助,他们知道展览好,自然会有人来,而国内做展览跟搞群众运动一样,王立梅说她有时候真的很累!

  王立梅说她非常佩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馆长蒙特贝勒先生,他在任20多年,大都会藏品多了1/4,场地扩展了1/4,伟大不伟大?她对蒙特贝勒先生说:“很佩服你!你给我讲讲怎么做到的?”贝勒告诉她,办好博物馆除管理外,要学会筹款。让人知道为博物馆所做的一切都是高尚的行为,为了人类,为了教育,是件很伟大的工作。

  “我想,我的艺术馆要与国际接轨就需要筹款。我爱人开玩笑,你这么要钱,以后别人都不接你电话了。儿子也笑,说,‘妈妈,咱家不需要吧?’”王立梅一点不觉得不好意思。她说她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艺术馆,她还向朋友们游说做这件事的意义,语言可以浓缩为:“支持了博物馆就是支持了历史的发展,支持了文明的进步。”

  现在做世界艺术馆很辛苦,尽管中国魅力让世界艺术馆借展已经不成为问题,但必须依靠大家支持才能办得下去,“我真诚地以馆长的身份,邀请所有的人都走进博物馆,走进艺术。”话到此处,这位女强人的眼圈竟然红了……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立梅 | 陈丹青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