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银行完全变了样。它可能只是一顶帐篷,或者是一辆双门公交车,再或者是一间木板房。
在汶川地震中,各大银行的分支机构也遭受重创。重灾区内,最初几乎所有的网点都告停业,金融服务处于停顿状态。
不少情况下,军队、武警第一时间要做的是把守银行的大门,以免发生盗窃或者抢劫。瘫痪,就像其他活动一样,银行业也不能幸免。
不过,就像人不能缺少血液一样,任何经济活动也不能缺少货币的支持,哪怕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都在第一时间恢复了业务。
5月14日,地震后的第三天,工行都江堰支行东门分理处就在门前搭建的帐篷内设立了“临时银行”,成为都江堰震后第一家可以办理业务的银行。开业仅一天,这个应急业务处理点就成功办理了一笔金额为20万元的现金支票赈灾款业务,对公开户两户,存、取、转款业务交易30多笔,累计金额近60万元。一时间,这个“帐篷银行”成为四川金融界的大亮点。
几天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营业部都江堰支行汽车银行在该行岷山分理处门前正式开业。在这家由一辆双门公交车改装而成的汽车银行内,四川阿坝州松潘干休所所长马志宏成为第一个在此办理业务的人。他办理了解除挂失手续,并提取了为母亲治病急需的钱。
有人说,四川灾区的“帐篷银行”、“公交车银行”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银行。这话或许没错,因为在这里根本看不到防弹玻璃、摄像头、水泥围墙。很多时候,银行的安全完全依赖于门口三五个荷枪实弹的特警。帐篷下、公交车里,一个密码箱,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部备用发电机,可能就是银行的全部的家当。
“我们正在努力寻求改善。”工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针对短期内难以重建的现实,工行决定对前期搭建的“帐篷银行”进行全面升级,建造活动板房银行,尽快为灾区群众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金融服务环境。
目前,这些临时性的银行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务,比如对私业务中的挂失、查询、冻结以及补登折卡等。考虑到灾情,各家银行推出了不少优惠措施。农业银行就规定,在3个月内,灾区客户免收手续费、工本费等;都江堰等15个重灾区使用农行信用卡的客户,延期还款3个月,其间免收利息和滞纳金,也不进入央行黑名单数据库。这无疑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了便利和些许安慰。
对于银行来说,最困难的恐怕是身份识别。部分受灾严重地区,银行客户根本无法提供身份证件或者存折,但是却急需支取存款,这种情况怎么办?工行、中行等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比如工行规定,暂时为本地持卡人开通凭本人身份证办理无卡取款业务;为牡丹白金卡、国际信用卡、贷记卡、准贷记卡、国际借记卡客户提供应急取现服务。
灾区也创造了最高效的贷款服务。震后工行就有一笔当日申请后就审批、发放的款项,它的客户是成都永安制药有限公司。当时,该公司急需资金生产灾区紧缺的消毒药品。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工行当天就向这家公司放贷175万元。企业获得贷款后,立即组织全厂职工一天三班满负荷生产,连续作战,已生产系列消毒液50吨,紧急运往彭州、都江堰、绵阳等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