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罗毕6月2日电 面对持续上涨的粮食价格,非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首先,非洲各国纷纷加大对农业和相关产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以期增加粮食产量。肯尼亚向本国农民及小型农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并向受灾地区的农民发放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并采取措施限制种子、化肥价格,以降低粮食种植成本。
肯政府还宣布设立“谷物开发基金”,以资助对土壤条件和谷物种类的研究,从而确保该国粮食安全。塞拉利昂政府则派发拖拉机给农民,并要求农业、粮食安全与林业部门采用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化耕作方法,同时批准给予商业化农场经营者一定的政策优惠。
其次,一些非洲国家采取措施增加粮食进口或限制出口,以保证国内市场的粮食供应。肯尼亚和尼日利亚政府拨出大量资金用于进口粮食,尼日利亚、加蓬和科特迪瓦等国宣布对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基本食品暂停征收进口税,赞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坦桑尼亚出台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但南非政府不赞成限制粮食出口。南非农业和土地事务部长露露·克辛瓜纳日前说,限制出口会挫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三,非洲国家加大了对低收入人群的补助。南非政府近日提出增加“免增值税民生用品”的种类,以帮助低收入家庭渡过难关。此外,南非反对党“民主联盟”还提议,作为一项短期的应急措施,政府应向穷人提供食品券,增加社会救济金发放数额。
第四,一些国家推行限价措施。布基纳法索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食品价格和限价措施,包括取消生活必需品的进口关税,并对经销商免税以降低食品价格。这些食品价格和限价措施自3月10日起实施,有效期为3个月。
第五,赞比亚、科特迪瓦和冈比亚等国加大了对走私和囤积粮食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六,非洲地区组织和区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日前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召开特别会议,宣布将向西非地区市场投入1000亿非洲法郎(约合2.4亿美元)资金。西非开发银行将在今后3年内每年提供1000亿非洲法郎的贷款,专门用于支持西非地区的农业项目。非洲开发银行5月2日承诺,将再提供10亿美元非洲农业援助贷款。
另外,分析人士指出,本次世界粮食危机为很多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而中国在发展农业生产和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很多宝贵经验都值得非洲借鉴。可以说,本次粮食危机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这场世界粮食危机中表现出显著的“免疫力”,与中国坚持稻米自给自足是分不开的,自给自足就可以使国内粮食市场不受国际市场的变化所左右,也就掌握了国内大米市场的“定价权”。此外,在全球米价震荡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米价波澜不惊也得益于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相信这些都对粮食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农业基础薄弱的非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综合记者冯雪、赵卓昀、邱俊、袁晔、任亚秋报道)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