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科技才俊
中国访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月球、火星,甚至太阳系将不再遥远。我们应该坚信:中国航天有这个能力!”
孙家栋:嫦娥奔月不只是一种梦想
文•郗秀青 本刊记者 刘娜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他是技术负责人之一;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第一次探月征程,他是工程总设计师。
|
37年来,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月球探测,一路走来,他参与了30多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他的身影一直伴随着当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他就是78岁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
“只有去了才有发言权”
绕月探测工程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但探月到底有多难?孙家栋坦言,从工程来讲,我们要离开地球准确到达38万公里远的月球上去,这就是第一个难题。 孙家栋说,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中国航天事业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几十年我们只是围绕近地空间在转,最多离开地球七八万公里。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去,这远远超出了我们几十年近地空间的活动范围。从运动学上讲,所谓近地空间,就是卫星和地球的二体运动空间。探月却要从二体运动变成三体运动,就是卫星、地球和月球三个物体的运动。这也是我们过去几十年从来没有解决过的难题。
实际上,飞向月球是一个动态飞行。发射时要有一个提前的时间,这个时间要考虑到月球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根据这样一个设计要求,地面所有的测控网要随时进行飞行体的测量,测量的精度要非常高。在整个过程中,轨道设计、轨道管理、测量系统、数据系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它进行调整,这是非常复杂的。
孙家栋告诉记者,嫦娥工程最大风险就在这里。这几年,我们的轨道已经经过全国有关专家三次反复背靠背的讨论。不是面对面地讨论,而是你组织一个小组讨论,他也组织一个小组讨论,看看结果有什么区别。同时,卫星起飞后,为了将来整个的控制管理,已经组成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专家组,来给大家出点子,监测卫星的情况。
在孙家栋看来,轨道设计问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在突破关键技术、逐步形成产品以后,每个层面之间的协调也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要从更高的层次、从全局来考虑。他说,作为指挥员要保证各系统之间的协调,要督促检查各系统作用的发挥。我们要督促,要检查,要制定政策保证质量,最后来验收,使得整个工程圆满成功。 难,为什么还要去?
“当掌握了一定的航天技术以后,人类的探索必然要向深空发展,第一步肯定就是月球。”孙家栋坚定地说。
“我们去了,在国际上就有发言权。任何一件事,自己没有实践,就没有水平去交流;自己做过了,有经验了,有你的苦辣酸甜了,双方就有了交流的水平,交流的能力,最后才能谈到交流的权力。再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已经可以支撑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技术本身发展也达到这个阶段,有能力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因此,根据经济技术能力适当地开展深空探测活动是绝对需要的。如果将来人家已经走得很远了,你的事情还没办,到了那一天,你会发现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已经没有发言权了。”
他说:“如果从探索宇宙奥秘,开发空间资源,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讲,我们就更应该去了。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目标就是绕月。经过实践以后,我们要掌握深空探测这方面的工程技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还要初步建立起一支技术队伍、管理队伍、指挥队伍,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月球探测、深空探测打下基础。”
航天事业“准”字大于天
谈到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孙家栋说,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就。“神五”上天以后,当时的总指挥就说了两句话:准时发射,准确返回。准,对航天工程来讲就意味着保证不出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历练,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追求更加执著,形成一支技术精、智慧多、战斗力强的队伍。孙家栋说,对航天人来讲,推动航天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永远要向前走。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孙家栋说,客观来讲,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到现在,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但也得承认,我们当前的水平还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再进一步努力。从技术水平来讲,就是说完成同样的任务,做出同样质量的产品,达到同样的指标,咱们的产品就比别人的重很多。产品重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综合技术水平问题,像原材料、元器件等。我们有责任脚踏实地地工作,尽快缩小差距。
孙家栋讲了这样一件难忘的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一位宇航局局长到中国参观。我陪着他参观航天设施,包括靶场,对他比较开放。他看了以后非常高兴,临走时对我笑着说:“这次来,你们这么开放,所有的东西都给我看了,非常高兴。但我想坦率地问一句:你领我看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你们生产过程中真实的设备?”我听后挺奇怪,当时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让他重复了一遍。他又说:“你是不是把真正的条件给我看了?”原来是他不理解,中国怎么靠这样差的条件取得那么大的航天成就。
孙家栋还讲了一个事例。他说,国外的工业技术水平高,物质条件也比较好,工程技术受到的约束就比较少。比如同样生产一个仪器,用国内材料就有很大差异;要用2毫米的板材,名义上的尺寸是2毫米,但在滚压的过程中却出现偏差,有的厚点,有的薄点,比人家板材的偏差量要大。你在设计的时候要按薄的计算,2毫米板材不能当2毫米用,如果偏差是0.2毫米的话,就是1.8毫米,强度需要达到2毫米,板材起码要2.2毫米,那重量不就上去了?所有产品的重量都上去了,同样的卫星做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就要比外国卫星重。
卫星重怎么解决呢?那就靠火箭。所以中国航天的发展,中国的火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在中国的物质条件下,生产出了能达到同样使用水平的产品。
对此,一直工作在航天科技一线的孙家栋感慨颇多。他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摸索到了一些经验,有了一定基础。但探月是第一次,有些问题比较熟悉,有些新问题也确实比较担心,所以责任重大。
孙家栋还说,作为工程建设来讲,要有长远目标。要考虑到长远,我们每一步都是打基础。探月是第一次搞,我们要利用这个“第一”来带动我们国家相关产品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随着月球探测各期工程的分步实施,我们要逐步突破绕月探测关键技术、月球软着陆及自动巡视勘测技术、月球自动采样及往返技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软着陆器和月球车、月球采样返回器,建立并逐步健全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技术基础。
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奇迹
“国家对工程技术的创新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叫集成创新。集成创新就是在过去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加上解决必要的关键技术,从而用比较低的代价、短的时间、高的质量、高的水平完成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也就是要合理地集成,合理地优化。”孙家栋这样解释探月工程创新。
嫦娥工程从设计、研制到试验,都是依靠我们国家自己的力量独立开展的,卫星上所有关键设备、仪器都是中国研制的。孙家栋说,在绕月探测工程中,我们就充分利用了几十年中国航天取得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就是说,有什么成果可以用,我们就尽量用。对于要解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集中到几个难点上来重点突破,而不是全面重新研制。这样可以缩短研制周期,减少研制经费,同时可以提高可靠性,提高成功的概率。
他举例说,“嫦娥一号”卫星就充分利用“东方红三号”这个平台,运载火箭则充分利用“长三甲”火箭。这样一个非常成熟的卫星平台和一个非常成熟运载火箭结合起来,再用一个比较熟悉的发射场和测控系统。这样就有一个比较可靠的工程基础。
正因为我们用了“东三”平台,所以我们发射的轨道看起来好像比较复杂。发射起来以后,要围绕地球低轨道转一圈多,再到24小时轨道转一圈,再到48小时转一圈,到了奔月轨道那个点卫星再加速飞向月球。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东三”平台的特点,因为这个平台本身有比较大的变轨能力,火箭先把它送到一定的速度,奔月差的速度都由卫星自己来解决。
有了这两个主要产品结合以后,就带来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卫星和火箭到了西昌发射场,这个发射场经过多次发射,对它们是非常熟悉的。再加上我们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测控系统。
孙家栋停顿片刻,详细介绍说,我们这次嫦娥工程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到月球去距离远。几十年的近地飞行,离地球最高的距离是七八万公里,现在要飞到月球去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对测控系统是个考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测控系统在技术上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线路的设计、轨道的计算、测控数据的处理,再加上充分利用国家天文台的系统,他们有一套用于深空探测的深空望远镜,利用这些设备,就能很好地完成这次任务。
孙家栋说,我讲的这些都是说如何利用已有的成果作为基础,但我们都知道,改文章有时比写文章还难,因为它受到已有的条件约束。嫦娥工程比我们已执行的近地卫星技术向前跨的步伐极大,这样就使工程实现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国际上的实践经验也说明了一点,首发成功率是比较低的。
中国载人航天成功,轰动了世界各国。俄罗斯有一位航天专家说,中国人能上天证明了中国航天团队的智慧和能力。
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解决面临的难题,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这是中国特色。孙家栋说,所谓中国特色概括起来说就是大家集中共同的智慧,互通有无,大力协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种奇迹。
孙家栋又讲了一个故事。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防科工委一个研究单位要与美国合作搞一个项目,时间比较紧。在一次晚会上,他们把所有的200多支科技队伍都请到一起,大家在一块儿见见面,商量解决时间紧的问题。新加坡的一位女士提问,请孙先生讲一讲,这种情况中国是怎样做呢?我说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队伍的团结,大家共同努力,大家别休假,别怕夫人说你晚上没回家吃饭,这样就能完成。他们听了就哈哈大笑。这确实是真实的。中国的工程技术队伍确实很团结,能吃苦。
几十年来,孙家栋置身航天科技前沿,注重发挥团队的智慧,始终坚持集思广益的群策群力工作作风。他说,总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和大家在一起,依靠各个大系统与大家共同来工作,把整个工程的意图、整个的工程目标和大家一起来商量。比如说,我们为什么采用“东三”平台?为什么采用“长三甲”火箭?为什么测控系统的基础建立在载人航天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是经过各方面专家聚集在一起来讨论、研究、决定,依靠集体智慧,用有限资源创造出奇迹。
在孙家栋的心中还有许多未了的愿望。他说,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会给人类、给中国航天、给我们的科学家创造认识世界、认识宇宙的条件。如何做好月球的文章,世界各国还都在探索。这是绝对没有止境的。
发射“嫦娥一号”卫星作为深空探测的一个起点,作为第一步来讲,对于技术进步、队伍建设都将起到很大作用。探月一期成功之后,二三期也跟着要上来,二期步子会跨得更大,很多新的产品要研制,有些产品要尽最大的努力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随着中国航天的不断发展,月球、火星,甚至太阳系将不再遥远,我们应该坚信:中国航天有这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