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国平的“劝诫”说起
人是知识的存在。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知识,也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人生活在知识系统内,并通过知识系统来看待一切。
■赵 畅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推出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
首先须说明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劝诫”,是辩证之言,他并没有要求大家放弃了电视、上网,丢弃了畅销书,舍弃了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希望大家在“多”与“少”之间找好平衡,使之协和。而其之所以如此言之,自有其凿凿之理。
电视、电脑,作为现代生活的标志之一,不能不看,不能不上。但从接受知识的角度言之,读书似乎应占更多比重。要知道,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发展,传统阅读似乎面临消亡的境地。电视固然很精彩,也有一定的知识容量,但娱乐性更强,假若一味沉溺于电视,便会削减读书的时间。比之电视,网络或许能够帮助读者开拓视野,但其“浅阅读”的缺陷,即难以进行深入学习思考的阅读缺陷,以及上网令人们看书的耐心越来越差的窘境——有人将之概括成“15分钟主义”,即再好看的书,捧在手里15分钟就再也读不下去了,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目前具有海量信息的网络,其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它会逐渐使人们滋生一种获取信息或者知识尝浅辄止的心态,大家会渐渐习惯只停留在某种信息之外,看到表象、肤浅的一面,而不讲究缜密的逻辑连贯性、深度以及来源。而传统阅读的最大价值与功能,就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接近知识,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更非大众媒体主流所追逐的娱乐。
石钟山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读书最大的乐趣就是参与,在参与中想象,灵感就被激活了。在电视面前,我们是被动的,不需要思索,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审美,都用一把剪刀齐齐地裁剪了。”大凡读书之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读什么书。曾有不少大师、大家曾为人开列过一些必读书单,包括一些大学也向学生推荐过一些必读书目,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去甚远,但细细辨析,终能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亦即都属经典范畴。于是,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易中天说过:“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易中天的话,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之于畅销书,我们得承认,它受到读者的欢迎,一定有其合理的内核,其中也不乏好书,但畅销书中似乎很少有经典之著,有不少畅销书之所以畅销,是因为有的作者一味迎合世俗的口味,迎合商业的需要。而迎合世俗口味、迎合商业需要的书,除了暂时的畅销,能够成为经典吗?其实,市场早已折射了这样一个怪异现象:如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其它一些外国名著少人问津,而畅销书销售则甚是火爆。对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自须将主要精力用到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上,对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偶尔读之,可以;放弃经典,沉溺其中而读,不行。
读书,读原著真的很重要。对读书人而言,强调读原著,原原本本去读,逐字逐句去读,目的是强调自己去消化、吸纳。否则,依赖别人的什么解读、心得、感悟,不仅会放弃了认真读原著,而且会令自己的思想桎梏在别人认识的围墙里,因为自己不读原著,没有认识,在自我放弃的同时,那只好接受别人的思想。
任继愈先生说得好:“在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媒体要做好‘导游’,导游就是要引导观众去自己读原著、去思考,永远不能抛弃原著。”其实,想想也是,于丹之所以能有这多深深的感悟,除了其自身的文化积淀,不也是其读原著之功么?打个比方,读原著好似一个人自己咀嚼饭菜下肚;读别人的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就好比输营养液。一个人不再吃饭菜而仅靠输液,最后又会成什么样子呢?
人是知识的存在。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知识,也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人生活在知识系统内,并通过知识系统来看待一切。没有知识这个中介,我们就不能认识任何东西。而在现代社会,知识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主导因素。获取知识,读书显然是主渠道之一,如何读书?不妨听听周国平的“劝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