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评论:批判现实之“天遣说”意义何在

  批判现实之“天遣说”意义何在

  田继贤

  汶川地震之后,朱学勤在《南方都市报》发言:“这就是天谴吗?死难者并非作孽者。这不是天谴,为什么又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爱中华者,当为中华哀。华南雪灾,山东车祸,四川地震,赤县喧嚣该清醒了。

  上述言论被网民称之为“天遣说”,并进行了可谓语言暴力的批判。有论者认为,网民的反应缘于对朱学勤言论的误读。说实话,对此论笔者不敢苟同。在笔者看来,网民的反应与其说是对朱学勤的误读,倒不如说是对于突如其来的大自然的劫难,网民和朱学勤的解读全然不同。

  仔细阅读朱学勤短短几句话,其实他说得很明白,死难者并非作孽者,因而对死难者言,不能说是“天谴”,但其接着却以“为什么又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一语来了个转折,最后以“赤县喧嚣该清醒了”结语,不难看出,朱学勤并未否定“天谴”之说,所否定者是将死难者视为“天遣”之对象。在其看来,所遭“天遣”的对象,则是“喧嚣的赤县”。

  较之于朱学勤之“天谴说”,网民的反应更是人性悲悯情怀的自然流露。网民并没有对自然灾难进行任何象征性的解读和诠释,而朱学勤的反应,则显然具有以自然灾害为现实批判之工具的意味。笔者不敢做诛心之论,妄自猜测其“喧嚣的赤县”究竟有何确指,但笔者以为,将其理解为某种“现实”应当是不错的。换句话说,朱学勤在此处将自然灾害解读为某种社会负面现实的象征物,否则其又怎么会将雪灾、车祸、与地震并列?又何来“赤县喧嚣该清醒了”一语?显然,朱学勤是通过对自然灾害进行象征性解读,从而赋予其现实批判之意义。我想,恐怕这才是其言论无法被网民接受的根本原因吧?

  笔者以为,网民对朱学勤的批判,事实上提出了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即我们是否应当、是否有理由对自然灾害进行象征性的解读,赋予自然灾害现实批判之意义?

  朱学勤此言发表之时间是5月14日,即地震发生第三天,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其时,尚有太多的生命生死未卜,太多的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无论如何,救援都应当是重中之重。而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在公共媒体发言,其潜在的前提自然是欲影响公众,从思想到情感,从认识到行动,那么请问朱学勤,发此现实批判之“天遣说”,又想收何种影响之效果?而那可能的影响于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救援行动,又会产生何种影响?难道朱学勤就没考虑过吗?

  以笔者个人之感受,那样的时刻,以大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为现实批判的工具,以及其所反映出的工具理性,是否太过冷漠?也因此,仅从感情而言,就无论如何都令人难以接受。从这一意义而言,以笔者的愚见,朱学勤可谓是在一个错误的,至少也是不恰当的时间,发表了错误的,至少也是不恰当的言论。

  抛开感情的因素,又是否有理由将自然灾害现实批判工具化呢?笔者以为,赋予自然灾害现实批判之意义,其实是批判者某种个人情感的宣泄,或者说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诉求。并且希望以自己的情感诉求,唤起公众的某种情感认同,并将其引导、转化为公众对现实的批判。从批判的角度而言,如此的批判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

  真正深刻的、有力量的批判,首先需要建基于理性思辨的基础,而非情感的基础。感性的批判难免会表现为某种激进的行为,并且因其激进而更多了几分现实破坏性,少了几许建设性。从这个意义而言,赋予自然灾害现实批判之意义,就尤其值得商榷。

  

(责任编辑:张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朱学勤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