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老讲究”重现端午节
了解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文/王越
今年的端午首成新中国法定节日,与周末合并成了三天的小长假。节前,粽子、五毒饼、艾叶、菖蒲、香囊、五色线等“老讲究”已先期现身市场。
|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端节、蒲节、天中节、女儿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包含内容最广的民俗活动。“端”是开头的意思,所以史书上常称正月为端月,称正月初一为端日。端午节共有五天,农历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初三为端三,初四为端四,初五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按地支顺序推算,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端午节便为“农历午月开始”之意了。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普遍认为起源于江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则有纪念楚大夫屈原之说,有纪念伍子胥之说,有纪念曹娥之说,有古代吴越之民举行图腾祭之说,有始自夏、商、周时的夏至节之说,也有祭龙盛典一说。最为流行的,当数纪念屈原。据《康熙大兴县志》载:是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家,故又称“女儿”节。《西湖游览志余》:“端午为天中节,人家包黍秫以为粽,束以五色丝。”
粽子是端午节应节食品,古称“角黍”、“简粽”。角黍的得名,是因为粽子内包黄米,形状有棱有角。简粽是竹筒贮米的意思,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人门用竹筒贮米祭之而名。唐宋之际,粽子的名目渐多,明代有“文香粽”,清代有“奶子粽”。北京的传统粽子是江米小枣、江米豆沙粽。《燕京岁时记》:“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单五,盖端字之转音。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附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李,及五毒饼、玫瑰等物。”五毒指“蝎子、长虫、蛤蟆、蜈蚣、蝎虎子”,五毒饼是把刻有五毒形象的印盖在特制的玫瑰酥皮饼上;也有一种用模子刻出来,有蛇、蜈蚣、蝎子、蝎虎子和蛤蟆图案的桃酥式的圆形糕点,是馈送亲友的上品,借以表示祛疫消灾。
各地在端午节时,有喝雄黄酒的风俗,民间认为端午喝雄黄酒能避邪毒。还用雄黄酒涂在小孩子的额上、耳朵上,防毒驱虫。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小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
节前北京市面上,有卖菖蒲、艾草,从五月初一起,各家便将菖蒲、艾草扎成小把插在街门的两旁。谓之“蒲剑”、“艾虎”,以避邪驱瘟。菖蒲具有消除邪气的作用。艾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有佐阳、避邪、理气血、逐寒湿的功能。《燕京岁时记》:“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榜,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后来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由于菖蒲避邪,所以京城端午时,人们不论贵贱贫富必买新蒲鞋,穿之过节,岁以为常。
五月气候湿热,多病毒瘟疫,过去还要请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邪。《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竞相购买,贴之中门,以避祟恶。”从五月初一日起,大户人家要在中堂挂钟馗图像,有的人家用红纸剪葫芦或蝎、蛇、蜈蚣、蟾蜍等五毒图案,用白纸为衬,与天师符、钟馗像一起贴在门楣上,祈求驱妖避邪。
五月还是出嫁之女归家的日子,所以家家都特别热闹。《百本张岔曲》“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椹,粽子五毒。—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一支支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彩灵蝠。”从端一到端五,青年女子梳妆打扮,头插石榴花,串街走亲。小姑娘则在节前用五色丝线,在硬纸上绕粽子,勒小葫芦、小老虎等小玩意儿。到初一这天,小女孩们臂系彩丝,谓之“长命缕”,头上戴用花红线编成的小老虎、樱桃、蝙蝠等,叫做“福儿”,鬓边插一朵石榴花,身佩用五彩丝串起来用各色花纸做成的小虎、葫芦、樱桃、桑椹、小蝙蝠、小粽子,叫饰小闺女。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要把这些东西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也揭下来,一并扔到门外,叫做“扔灾”。
旧时北京认为五月为“毒月”,有蛇、蜈蚣、蝎子、蝎虎子、癞蛤蟆等五毒为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必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午时符,沐浴阑汤等。在南方,端午节要赛龙舟,以去灾求吉,保佑农业丰收。明清两代的北京,则讲究到天坛避毒。《帝京景物略》记载:“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天坛是祭天的地方,树木繁多,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又可以游乐,恰是一举两得。□
王越: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地理学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