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端午节纪念屈原说喧宾夺主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不一,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
根据民俗学者的研究,辟邪说为正确的说法。“祭龙说”只是对端午节部分习俗的解释,不能用来说明整个端午节的起源。“纪念屈原说”等其它说法是民众以编故事的方式对端午节的趣味性解释,并不是科学的说法,实际上在这些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早已经存在了。“纪念屈原说”是影响最大的端午节传说,为这个古老的节日增添了新的习俗和文化内涵,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

  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这本书里记载:五月五日,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还能防病防瘟疫。当然在今天看来,这种解释是一种迷信。但是这种记载是该节日产生于汉代的确凿证据。当时人们就是这样认为的,这种信仰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不属于今天我们要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那时候,人们出于古老的数字及五行信仰,认为五月阳气极盛,阴气初起,阴阳相交,故为恶月凶月。另外,五在五行中属于火,五五相重,火气过旺,这是不祥、灾厄之相,故五月五日为恶日。故有各种习俗来辟忌邪祟。

  拨开古人笼罩在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可以说,古代社会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该节实质上是迎接炎夏的节日。夏至本来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因与端午节临近,夏至节习俗被整合到端午节之中。五月初五,夏天在望,讲究以水克火,其习俗多跟水有关,所插菖蒲、艾蒿是长在水边或潮湿之处的植物,吃粽子被解释为祭水神或喂蛟龙。龙舟竞渡在水乡盛行,连所祭的神灵也都跟水有关:楚地所祭屈原是投汨罗江而死,吴地所祭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是在死后被投入江中,绍兴一带所祭的东汉孝女曹娥也是因为父亲淹死在水中而投水寻父。端午节的另一部分习俗是防毒避疫,人们相信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拌的水撒在庭院可以预防疾病流传;烧艾草薰屋,以驱除蚊虫;午时喝药茶以防病;吃“五毒饼”(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据说可防毒虫,等等。出现这些习俗是因为春夏相交之际,蚊虫苍蝇开始出现,容易致病,这一时节疫病容易流传。虽然有些习俗只是出于没有科学道理的俗信,但这些活动都跟人们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关。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可归纳为九项:(1)兰汤洗浴,就是用浸着兰花的水来泡澡、清洗身子。(2)用艾蒿、菖蒲,将它们挂在门上、墙上,或者用燃烧艾蒿的烟雾来熏蚊虫。(3)挂端午索,系彩丝,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避邪,客观上有美化环境的效果。(4)贴符图以辟邪。(5)饮药酒,主要是喝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客观上有强身健体之效。(6)送扇子,古人认为扇子也可以避邪,称为“避瘟扇”,客观上讲,在炎夏即将到来之际,扇子倒真是合于时令的小礼物。(7)吃粽子。(8)赛龙舟。(9)偏重于女性的活动,一是从初一到初五,家家把自己家的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二是出家的闺女要回娘家,特别是新出嫁的女儿要“躲端午”,就是端午节离开婆家到娘家住,三是女婿在端午节前后要带着礼物到丈人家看望,订亲而未婚的男子要到未来的岳父家送彩礼。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积极意义:一些端午习俗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系彩丝、挂饰物等有美容或美化环境的效果,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的竞技活动,纪念屈原有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亲友团聚、互送礼品活动可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密切人际关系。

  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