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6月8日电(孙娟)《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此后,市民不经批准将不得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在黄河湿地拾捡鸟蛋、捕捞、狩猎等行为也被列为禁止之列。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中游和下游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区,这个保护区总面积57万亩,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
《办法》规定,保护区按照自然生态条件、生物群落特征、重点保护对象,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域,市民未经批准不得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并禁止开展任何开发利用活动。
《办法》实施后,保护区范围内将禁止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挖塘、采石、挖沙等行为;禁止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黄河河道整治工程除外);禁止向湿地排放污水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投放可能危害水体、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倾倒固体废弃物;并禁止非法采集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拾捡鸟蛋等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活动也被禁止。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严厉处罚。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