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都江堰6月8日电(记者高柱陈昌云)“这是我们那个点上收回来的受灾群众灾后重建及安置意愿民情调查情况表。”今天下午16时,记者在四川省都江堰市总工会临时办公地点的帐篷里,仅5分钟时间就看见三位受灾群众安置点上的临时工会干部前来交表,表上很清楚地表达了受灾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我们马上就会将他们的意愿和请求整理上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供上级决策参考。”据了解,目前都江堰市14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建立起了工会组织。
“5·12”特大地震,使邻近汶川的都江堰市瞬间变成了一座“危城”,近10万城镇居民不是“无家可归”,就是有“家”不敢回。各类人员在“非常时期”集中在一起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一现实,都江堰市总决定将工会工作延伸到受灾群众安置点,建立起临时工会工作委员会,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切实为受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5月25日,在都江堰市幸福家园受灾群众安置点启用的第一时间,都江堰市总迅速批准成立了临时工会工作委员会。之后,都江堰市总继续加大城区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工会组织建设力度。目前,全市14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建立起临时工会工作委员会。
针对安置地形特殊、帐篷比较分散、无围墙,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新成立的滨河小区安置点“临时工会”专门向临时党支部建议,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以保证安置点的各项工作24小时不间断,保证受灾群众有困难随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