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从中寻找到思想资源。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着讲文明习礼仪的优良传统。本书阐释《礼记》的精义,聚合传统的魅力,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待人处世的准则,化繁为简,生动别致,发现和发掘出《礼记》在新时代的价值。
自尊:不失于人
尊重弱者的力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遵守公德最重要
自尊:不失于人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也愿意尊重别人。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记·冠义》)语言优美,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衣饰整洁,也是对别人的尊敬和对自己的尊重;和蔼的态度,同样是对别人的尊敬和对自己的尊敬。
各行各业都需要规范、大方、优雅的礼仪服务。“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礼仪的功能正在于此。礼之本在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然后才能尊重别人和社会。
而自尊,先要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
尊重自己,首先要求言行要得体。所谓:“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指的就是要自重、自爱。不夸夸其谈,让人感觉轻浮;不轻易承诺,让人失望、抱怨。也不要向人献媚,自甘屈辱;也不要迁怒于人,发泄私愤。更不能受制于人,甘为奴仆,任其驱使。
按照礼仪严格要求自己,是自尊的前提。在这方面,《礼记》中早已给我们制定了许多至今仍适用的规范,值得仿效。比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署毋褰裳。”(《礼记·曲礼》)不侧耳偷听别人说话,既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自重的表现。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东张西望,不毫无拘束,既是自重,也是对别人的尊敬。中国人自古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
一个人只有自重,才会受人尊重。
而尊重自己,还要尊重自己所属的家庭和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闲话”。有的婆婆在背后说媳妇的坏话,有的员工总在私下议论自己单位的破败,有的老板也在私下大骂自己员工的无能,如此等等,不一而论。这些人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家庭和单位的不尊重,家庭和单位还会尊重他们吗?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私下搬弄是非者,背后说长道短者,以他人或组织为嘲讽对象者,所作所为本身就是其素质低下的表现。
尊重弱者的力量
《礼记·檀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一名叫黔敖的人在路旁设饭赈灾。有一个饥民,拖着破鞋而来却以袖遮面。黔敖左手送饭,右手递汤,用十分怜悯的口气对他说:“你太可怜了,快吃吧!”谁知那饥民,不接饭和汤,反而瞪起眼睛喊道:“就是由于不愿吃这种施舍的饭,我才会饿成这样。”黔敖一听,急忙向那个饥民道歉,但他还是不肯吃饭。后来,那个饥民竟活活地饿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落难逃荒的乞食者,也应受到起码的尊重,不可被傲视和鄙夷。
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尊重那些地位高的上司、达官、富翁,都约定俗成了,不成问题。人们公认他们本该受到尊敬。中国有民谣说:“宰相家里的丫环七品官。”丫环都能享受到七品县太爷那样的尊敬,那对百官之长的宰相的尊敬就可想而知了。
人们对于强者、尊者的尊敬,往往会达到盲从的地步,而对于弱者、贱者的不尊敬,也往往会成为一些人的习惯。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性的弱点吧!
《礼记·檀弓》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国都一个看门的士兵死了,大司空子罕前去吊唁,并在灵前放声痛哭。晋国有一个间谍,把这件事报告了晋侯,并建议说:“一个小小的看门的士兵死了,大司空都去吊唁,并如此伤心地痛哭,自然会大得人心。我们现在攻打宋国,显然不是时候。”孔圣人知道这件事后,也慨叹道:“晋国这个间谍真是了不起,他真会观察国情!这正像《诗经》中的诗句所写的那样:无论谁遭了灾祸,都应倾力相助。现在,不光晋国不能去攻伐宋国,天下还有哪个国家敢与宋国为敌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弱者 ,不只是尊重弱者本人,而是在尊重所有的人。一个弱者都受到如此尊敬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呢?
无独有偶,几千年后发生了与这件事相同的事。20世纪40年代,在共产党人创业的延安,一个烧木炭的普通士兵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并挥笔写下了不朽的雄文《为人民服务》。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人与人礼尚往来的过程中,互赠礼品,互致敬礼,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实质上所表现的则是发自内心的互相尊重和自尊。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为何?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记·曲礼》)从这个意义上讲,礼尚往来,既是尊敬他人,也是自己求得自尊。自己在以礼待人的时候,他人也会同样以礼回敬,如此,不就等于自己礼敬自己吗?
所以,礼敬能使地位低下者获得自信,能使地位高贵者保持谦逊,礼敬能给人以力量。因而,学礼、行礼会使人的心理得到安慰和平静。在礼敬他人的时候,自己也被礼敬。
一来一住,可以使礼变重,可以使情变浓,可以使尊敬增值。
仅以握手而言,清朝学者龚自珍就发出了这样由衷的慨叹:“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更何况,别的更重的礼敬呢!
俗话也说得极好:“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不就等于自己敬自己一丈吗?增值如此高的尊敬,何乐而不为呢?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不多送?
遵守公德最重要
一个人,能否自尊,能否尊重他人,并非个人的私事,而是要遵守道德和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也就是在遵守私德的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
如果一个人的个人及家庭生活属私德的话,那他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就属公德的范畴。公德既包括他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包括他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使命。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曲礼》)知礼用礼贵在身体力行,贵在严于律己。不说大话、空话,不傲慢无礼,不自以为是。时刻不忘加强自身的修养,一定遵守公德,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
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美的外表、美的衣衫、美的语言,而且还要有美的心灵,还要表里如一。”如果公德是一个大花园的话,那也是由我们每个人心中盛开的花朵构成的。如果我们心中没有花朵,未长树木,甚至连野草也未生,只有一堆死灰、一袋垃圾、一圈圈蛛网、几块石头,那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样呢?
所以,“修身践言”,是遵守公德的前提和必需的条件。
但仅靠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随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居民楼中,公用楼梯上下堆满了垃圾,四周墙壁上也被乱画得“惨不忍睹”,要多脏有多脏,要多乱有多乱。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每户居民的家,皆极尽精美装修一新,日日打扫,保持整洁,视为安乐窝。内外比较,反差如此之大,说明什么呢?
遵守私德容易,遵守公德难!
是否遵守公德,是衡量一个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大标准,怎能轻视?
私德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私事;公德就与地方及国家的形象、文明程度密切相连,不格外重视,行吗?
(摘自《礼记与百姓生活》,田玉川著,新华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