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打喷嚏,欧洲就感冒”,人们过去的经常用这句话形容欧洲对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依附程度。近年来,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建立欧洲独立防务这个敏感课题也越来越难以回避。有媒体报道,作为欧盟下届轮值主席国,法国将在任期内推动建立一支属于欧洲自己的军事力量。
此举被认为有意削弱北约影响力,作为美国铁杆盟友的英国迅速泼出冷水,否认建立“欧洲军队”的可能性。
***法国举大旗 防务能力要升级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7日报道,法国将从7月1日起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期半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将会在此期间就欧洲防务政策提出建议,可能包括建立一个新的欧盟军事总部和更多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设立共同运输机队、军事卫星、国防学院,呼吁欧盟各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等。萨科齐6日在访问希腊时表示,欧盟应该有自己的防务政策,应该有别于北约。但他表示,这不会对北约构成威胁。
欧洲议会6日也就欧盟的军事政策召开会议,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亚采克?萨尤斯-沃尔斯基促请各成员国“制定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包括建立欧盟军队在内”,发展更具“硬实力”的军事能力,并为组建欧盟军队增加军费开支。他认为,欧洲议会议员在将来应当对以欧盟名义实施的军事任务具有最终决策权。
目前,欧洲已经有一支由15个国家共同组成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他们佩戴“欧洲军团”(Eurocorps)的徽章,执行干预地区危机、维护和平与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军事任务。虽然目前没有哪个国家称这支部队为“欧洲军队”,甚至没有人称其为联合“常设部队”,但对法国、德国及波兰等力主加强欧盟防务能力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未来“欧洲军队”的最可靠基石。
***科索沃战争 欧洲防务转折点 其实,建设欧洲独立防务已经是个几十年的老话题。冷战时期,西欧没有自己独立的防务能力,在安全保障领域一直依赖美国和北约。早在1948年,一些西欧国家就曾尝试建立西欧独立的防务体系,但以失败告终。1987年11月,法、德着手开始组建5000人的法德混合旅。1989年10月该旅正式建立,并参加了在前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和在欧洲举行的多国军事演习,因此被称为欧洲防务的“胚芽”。1992年,法德旅发展成有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和卢森堡5国参加的“欧洲军团”(Eurocorps),也就是今天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前身。
真正促使欧盟国家甩掉抛弃美国“军事拐杖”的是科索沃战争。北约所有的欧洲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场战争。欧洲十几个国家的总兵力远远超过美国,作战飞机也有数千架。但在整个战争期间,欧洲盟国却只承担了约20%的空袭任务。在向科索沃派驻地面部队时,欧洲盟国也仅派出了区区几万人,尚不及这些国家地面部队总人数的2%。
战后,欧盟国家强烈地认识到,这种过分依赖美国的倾向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不仅有损欧盟作为国际关系中一极的形象,而且将影响今后欧洲地区的稳定。而五角大楼开始以轻蔑的口气评价欧洲军事力量。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也认为:“没有军事能力,欧洲将是一只纸老虎。”战争结束后,欧盟行动起来了:1999年12月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决定,在“欧洲军团”的基础上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英国唱反调 “欧洲军队”不可能 在一定意义上,欧洲防务是美国催生出来的。波黑战争中,美国感到美欧在巴尔干的责任分担不平衡,加上美国不愿意卷入地面战,所以,不断敦促欧洲在防务上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英国首相布莱尔领会美国意图,于1998年12月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共同提出“欧洲防御计划”的设想。按照美国的设想,理想的“欧洲防务”是美国的辅助手段,是让欧洲人到那些美国不愿意去的地区去完成平息冲突及维和任务,而另起炉灶、分庭抗礼则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事情未必会按美国的设想发展。尽管欧盟不断强调快速反应部队是北约框架内的“自主防务”,而不是“独立防务”,但它的欧洲特性极其明显,令欧盟与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在安全与防务上功能的重叠和竞争日益凸显。美国一直对欧盟建立独立防务力量的态度不积极,认为欧盟此举是分裂北约,因为北约已经为欧洲提供了安全保证,欧盟提供维和及民事协助就可以了。故而它反对建立欧盟军事总部。
在独立防务问题上,欧盟内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英国虽然赞同建立规模有限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但强烈反对建立一个与北约相抗衡的组织,因为担心这将削弱美欧在安全和防卫方面的密切关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发言人7日表示:“首相的看法是,不会出现一支欧洲军队的。要记住,欧洲议会不能决定在这一问题上的政策。”
从目前的看来,欧盟在集体安全问题上仍将长期依赖于北约,因为欧洲人不愿在防务上过多的投入,而且他们在军事实力上远不如美国,而且这一差距在长期时间内难以缩小;此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仍需要美国的支持,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不愿与美国闹翻。另一方面,在欧盟东扩的过程中,新加入的成员国在安全上更信赖美国和北约,而不太相信法国等国主张的欧盟独立防务力量,这也牵制了欧盟对美国的态度。
(康娟)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