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印度捐赠的一批帐篷运抵成都,正在中国访问的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前右)出席交接物资仪式。 本报记者 黄堃/摄 |
慕克吉的中国行除了要加强与中方沟通,还不得不应对国内的汹涌暗流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短短三天的中国之行,印度外长普拉纳布·慕克吉的日程可谓安排眼花缭乱。
在广州出席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开馆仪式,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看望年已望百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到北大演讲,去成都双流机场出席印度捐赠的物资交接仪式……从6月4日至7日,慕克吉辗转中国数个城市。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但以外交部长的身份访华,对慕克吉来说却是第一次。
印度国内有人叫嚣打“达赖牌”
尽管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并没有对中印关系造成实质影响,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大幅增加也使中印关系看起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印度国内一直有一股对中国“猜疑和忧虑”的潜流。
印度媒体不断渲染中国在距离印度很近的海南建立军事基地的威胁;印度军方不仅继续指责中国军队“侵入”印度领土,还攻击解放军试图在印度领土锡金邦的“手指地带”中间铺设公路;印度一些专家则鼓噪政府停止强调“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甚至呼吁政府把达赖因素纳入到中印边界谈判之中。
作为国大党内资格最老的领导人之一,慕克吉在国大党的对华政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3月份开始“藏独”分子最活跃期间,慕克吉曾警告达赖喇嘛,不要参与任何可能有损于中印关系的政治活动。
由于慕克吉是在为“3·14事件”以及中国汶川地震后首位访华的印度高级官员,早在其动身之前,印度国内舆论就对他此行提出诸多争议。印度《今日邮报》评论员巴拉特就写道,“在西藏问题上,慕克吉对达赖喇嘛的公开指责令人感到惊诧”,他指责国大党政府对中国“卑躬屈膝”却拿不到好处。
中印双方互释善意
与这种不入流的小报相比,印度多数主流媒体仍然是以积极姿态看待慕克吉访华。印度报业托拉斯的一篇文章就认为,慕克吉访华是在为推动中印关系“注射”新的力量。
不仅如此,一些印度专家都注意到中印两国政府在慕克吉访华前的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姿态”:5月底,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琪在中国官方报纸《中国日报》发表文章《一个邻国和一个处于危难中的朋友》。
“无论拉奥琪此举是自己的主动行为还是印度政府授意,总之印度大使为《中国日报》撰写文章非同寻常。”尼赫鲁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谢刚像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尽管以前也有印度驻华大使在中国思想库发表演讲或为撰写文章,但很少有人为《中国日报》写稿。谢刚注意到,印度大使的文章提及自5月17日起,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一架运送地震救援物资的印度空军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尽管中国接受了来自日本的援助,但中国并没有允许他们的军用飞机进入中国领空”。
慕克吉在华向国内喊话
就是在这种十分复杂的大合唱中,慕克吉携带包括边界争端在内一大堆议程清单踏上了中国大地。短短三天时间内,中国公众面前的他在各种场合传递着印度政府在在诸多问题上的立场——
考虑到中国对达赖问题的关注,慕克吉再次向中国政府重申,印度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印度领土从事反华政治行动;针对中方就锡金问题提出的关注,慕克吉表示同意双方高层官员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发现中国武器”问题;在北大演讲时,慕克吉提出有关中印联手考虑建设一个亚洲区域安全框架问题;针对印度国内一些在中印边界问题看法激进的言论,慕克吉强调中印解决边界问题需要有耐心和现实性,希望中印两国边界的分歧不能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障碍。
这些话,有些是对中国说的,有些则明显是在向国内喊话。
印媒称外长“遭中方怠慢”
尽管印度官方对慕克吉访华成果很满意,但一些媒体似乎对此仍然不满意。
印度电视台CNN-IBN在新闻报道《中国怠慢慕克吉还是给其礼遇?》中,对中国总理温家宝因为去四川震区而临时取消与慕克吉的会见表示不满。这家电视台援引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印度外交官的话说,既然中国救援工作都在可控制之中,为什么这位总理不能推迟一天访问?
有意思的是,印度《每日新闻》报对于慕克吉在北大演讲中提及的建立泛亚安全框架的说法提出质疑。该报说,慕克吉所提出的安全框架可能会让中国人感到困惑,这是一个类似北约的框架,还是一个反对北约的中印俄框架?这个框架到底是亲美的还是反美的?
实际上,早在慕克吉访华前夕,印度几位资深中国问题专家就曾对此访进行过预测。巴斯卡·罗伊甚至还为慕克吉需要讨论的问题开列了清单,不过,他指出,“对于一些问题慕克吉可能会考虑选择保留,有些问题实际是需要铭记在心里的。”(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