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发布“三孤”人员救助意见
7种方式安置地震孤儿
本报讯(记者 宋 扬) “一旦孤儿的身份确认后,根据《意见》,我们将采取7种方法安置孤儿,包括亲属监护、家庭收养、家庭寄养、类家庭教育、集中供养、学校寄宿、社会助养。”6月6日,在民政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世峰介绍了安置地震孤儿的7种方式。
“三孤”人员救助原则确定
地震中,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简称三孤)是受灾群众最困难的群体。6月3日,国家民政部发布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国家救助汶川大地震中“三孤”人员的基本原则,即“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就近为主、异地为辅”。
对于“三孤人员”安置,民政部确定了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的办法。由于“三孤”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必须等到没有法定扶养人的状况确定之后,才能够进行妥善的、长期的安置。张世峰表示,《意见》只是就救助安置工作的原则性问题作出规定,根据“三孤”人员身份确认的具体情况,今后会再制定针对性的工作规划和方案。
《意见》同时明确了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渠道。针对孤儿和孤老、孤残不同特点分别加以规定。针对孤儿的身心状况,提供了七种安置方式。针对孤老、孤残的身心状况,提出了四种安置方式,有的通过直接安置的渠道,有的通过辅助的方式。
张世峰表示,“意见”下发后,民政部将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协助四川省政府开展对“三孤”人员的身份进行甄别。甄别之后,立即将“三孤”人员与普通的受灾群众分开安置,尽快地开展长期妥善的安置。
孤儿收养工作尚不能开展
对于目前海内外比较关注的孤儿收养工作何时开展的问题,张世峰表示,要等到孤儿身份确定以后方能决定。
“目前孤儿身份还没有完全确定,如果不是孤儿只是暂时查找不到家人,爱心家庭把他收养出去之后,当他的父母和他的其他监护人要领回这个孩子的时候,爱心家庭就会受到伤害。”张世峰表示,对爱心家庭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孤儿收养工作一直没有开展,是希望要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川孤儿的数量,估计基本上是2000以下、1000以上。”张世峰说,有些省份登记的想收养的家庭已经逾万,因此海内外广大爱心家庭的愿望难以全部实现。
同时,张世峰鼓励爱心人士、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助养等方式参与对灾区孤儿的救助。
对此,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认为,此次地震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这样一次大灾,面对这么多的捐赠款物,需要行政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