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香港商报报道,随着人口急剧老化,加上慢性疾病的普遍,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香港中医关注组9日表示,特区政府两次的医疗改革文件中,并没有深入探讨病人可选择中医作为其中一个融资方案,令市民在治疗的选择上,别无他选。
香港中医关注组医师欧卓荣指,求诊中医服务越趋普遍,现时占整体求诊的私营人口两成,而三成中年长期病患者同时求诊于中医及西医。但特区政府于6个医疗融资方案上,并没有将中医纳入,让病人在治疗种类上有更多的选择。
欧卓荣亦指根据外国例子,如格拉斯顿堡亦曾探讨设立中医疗法的可行性,二成病人经医生转介后接受疗法,当中六成患者使用针灸、草药、按摩等中医疗法,成效显著,病人减少服药近五成,寻找家庭医生次数亦下降达三成。
关注组医师黄韵婷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自2002年起,提出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广泛使用中医,而食物及卫生局2006年数据显示,向私家诊所求诊的人士之中,每5个便有1个选择中医,而且有上升的趋势。而统计处的数据亦显示,同时使用中医及西医的人口有所增加。
另一关注组成员林庭涛表示,现时只有11间公营的中医诊所,供不应求。另外就诊费用亦较西医为贵,以特区政府补贴公营医疗体系为例,就诊西医的病患者,只须支付港币45元,而中医须支付港币120元,公立中医收费比西医收费昂贵2.5倍,令有需要就诊于中医的病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多年求诊中医的林太太表示,西医是治标,中医是治本,而特区政府的医疗融资并无纳入中医,自己无权选择,但不想把自己的供款,变成他人受惠。中医关注组建议特区政府应考虑将来市民所需要的医疗服务,重视病人应有的选择权,将中医纳入现时医疗架构,为基层医疗建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