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6月10日专电(记者李丽静)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获悉,该市文物部门日前在史家屯村一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座北宋墓葬。据考证,这一古墓系北宋名相富弼的墓葬。
据介绍,河南省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近日在对位于洛阳市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的一处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大型石椁穹隆顶砖室壁画墓。
|
相关阅读
富弼(1004—1083)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夏景宗李元昊寇鄜延﹐大将刘平战死﹐黄德和诬其降敌。富弼参与审理此案﹐昭雪刘平之冤。庆历二年(1042)为知制诰。辽重兵压境﹐遣使求关南地﹐富弼奉命出使辽朝﹐拒绝割地要求﹐以增加岁币而还。三年﹐任枢密副使﹐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及安边十三策﹐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除积弊为本。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不久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流民南至京东。富弼动员所辖地方出粟救灾﹔山林河泊之利﹐任流民取以为生﹔募数万饥民为兵。至和二年(1055)﹐与文彦博同时被任为宰相。嘉佑六年(1061)﹐以母丧罢相。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因足疾解职﹐进封郑国公。熙宁元年(1068)入觐﹐宋神宗赵顼问边事﹐以“愿二十年口不言兵”为对。二年﹐以左仆射、门下侍郎拜同平章事﹐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疾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亳州)。青苗法出﹐他拒不执行。后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元丰六年(1083)病死,年八十。有奏议、安边策、文集等,今存《富郑公集》一卷。《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弼少年笃于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范仲淹见而称奇,誉为“王佐之才”,并以其文章推荐给时人晏殊,晏殊也称赏不已,纳为女婿。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历仕真、仁、英、神宗四朝,官居宰相;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见《宋史》卷三一三“本传”)
仁宗时,宋、辽关系又趋紧张,契丹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谈判,划地与辽。当时北宋朝臣上下因敌情叵测,无人敢担使者之任。面对主忧臣辱,富弼挺身而出,两度出使契丹。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契丹之主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
富弼拒赏:富弼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廉声。《宋稗类钞品行》记载,富弼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登上天子的宝座。赵曙上台后,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叩头感谢领赏之后,一起告退。赵曙却单独请富弼留下,又在惯例之外,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富弼先叩头谢恩,然后就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赵曙有些不高兴,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最终富弼还是推辞掉了这份赏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