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力量驱散天灾阴影
——陇南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纪实
在“5·12”大地震中,甘肃省陇南市8县1区195个乡镇全部受灾,上百万群众无家可归。
站在废墟之上,放眼破损的家园,陇南灾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迎着持续的余震,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勇敢地迈开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脚步。
冲上去:勇敢地迎接生死考验
在陇南,在大灾之后的一个月里,记者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一定要冲上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
张晓勇是陇南灾区康县寺台乡的乡长,也是陇南万名进村入户干部中的一个。田坪村是寺台乡地势最为险峻的地方,也是灾情最重的地方。5月12日当晚,在初步判断田坪村可能灾情严重的情况下,张晓勇带着几个人背着几箱方便面、矿泉水和几包蜡烛,在余震中爬上不断有山石滚落的山坡,于午夜时分来到了田坪村。
天亮后,他们重新打量自己爬上来的200多米的山坡,突然发现脚下一条半尺宽的地裂已经贯通山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假如,在持续余震中再遭遇暴雨,他们很可能会被泥石流或滑坡吞噬……
地震发生的当晚,陇南市委快速派出了9名市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冲向一线,抢救伤员,指导救灾。
“向我看齐!”陇南市委领导率先垂范,市委书记王义夜以继日,跋山涉水,冲进重灾乡村。一周后,陇南市又从市、县、乡机关紧急抽调10054名干部,组建进村小分队,冲向3108个受灾村,拉网式排查灾情,安置受灾群众生活。
同时,落实部门包村制度,由市级领导带头,联系一个县,依托一个乡,落实一个村,县级干部和市县级各部门都包一个村,科级以上干部包户帮扶,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为了不漏一村、一社、一户,各小分队实行了包干制。为了不给基层组织和群众添负担,所有干部均自带行李和生活用品。为使万名干部进村入户行动更加深入,每名干部在各自负责的村庄或农户居住、工作,一户一策地谋划和安排生产自救与灾后重建工作。
干起来:凝聚生的力量,驱散天灾阴影
陇南灾区大多处于高山区、深山区,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才1600多元,贯穿全境的212线是全国质量最差的国道之一,在许多半山的村落要找一块搭建安置房的地方都很难。甘肃省政府的一位领导坦言:“灾后安置、恢复生产和重建难度大、范围广。”
大灾之初,陇南的许多地方电、路、通讯都断了,一时间陷入了与外界隔绝的境地,缺少援助。是悲观绝望,还是奋起自救?是等待救援,还是自力更生?无数陇南的儿女选择了后者———干起来!
文县的碧口镇,翻过一座山就是四川的青川县,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不过16公里,这里是陇南市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一位来自北京的志愿者在到达紧邻碧口的中庙乡连丰村时,被眼前的惨状震惊了:房屋全部倒塌,农民们家中的用品被埋在废墟下,只能在用土块垒成的炉灶和砖头砌成的案板上做饭。
文县并没有坐等救援,他们在震后喊出这样的口号:“不等不靠,重建家园。”陇南供电公司碧口分公司负责碧口周边1镇3乡的电力供应,经理邱建军带着33名队员击碎了地震后恐怖的黑暗。
地震当日,骚动的大地刚刚平息下来,老邱就带着几名工人上街开始巡线。当时碧口镇的电网全部瘫痪,手机、电话拨打不通,出镇的惟一公路也被滑坡和泥石流掩埋。邱建军运来柴油发电机发电,然后组织职工抢修线路。当晚天黑前,依靠柴油发电所有路灯、医疗点和救助站的灯光全部准点开启。
邱建军用彩条布在办公院里搭起了临时办公点。他架好线路,搬出小型发电机,当晚就开始办公。13日一大早,他又主动联系镇政府、派出所和移民所,在公司旁边建起了碧口镇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参与组织抗震救灾工作。15日起,他带队到各村巡线、架杆、拉线。到17日,整个碧口镇所有的主干路带电,50%的电塔恢复正常。
“陇南交通大动脉中断,救援人员和物资无法开进!”地震使国道212线、省道205线、省道206线、县道484线瘫痪。在外援抢修的队伍还行进在路上的时候,陇南公路总段分出三支队伍,奔赴武都东、西、北三条出口路。
沿途,塌方不断、滑坡不断,抢修队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所有的危险都没有阻挡他们向前推进的步伐。一条条“生命线”被抢通,一批批救灾物资、救援人员进入灾区。随后,一支60多人的抢修队开赴甘川九寨旅游线,与四川公路职工携手并进,解救出了滞留游客近2万人。
如今,一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行动,正在陇南市的每个村庄、每个受灾家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