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12日电 题:舞步呼唤“精新美”--舞蹈艺术家评析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现状与未来
新华社记者潘莹、李晓玲、白瀛
首届国际性舞蹈艺术盛会——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日前在乌鲁木齐开幕,世界五大洲风格各异的舞蹈节目与中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轮番亮相,人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在思考: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传统舞蹈如何在继承、保护与发展方面做得更好,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
一些舞蹈艺术家、专家和学者近日指出,舞蹈界当务之急是要摒弃浮躁、恶俗、跟风的不良风气,多多创作出精、新、美的民族舞蹈。
表演:露、透、俗大行其道 8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式荟萃了国内外数十个精心准备的民族歌舞节目,以“精湛的舞蹈演出和大气磅礴的舞美设计”广受好评,整体上看,是“一场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特点的高水准演出”。
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以专业的眼光对个别节目加以评价:“有个别节目对服装的处理显得莫名其妙,使观众根本看不出来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反之,贾作光对歌舞《刀郎麦西来甫》赞不绝口,“非常有艺术感染力,显示了真正的维吾尔族精神面貌。”
贾作光认为,当今少数民族舞蹈作品数量很多,但出类拔萃的精品却很少。“有的作品民族风格不浓,舞蹈属性模糊,有的节目除了音乐和服装还可以看出是哪个民族外,舞蹈语汇、动作姿态、技巧上根本看不出来是哪个民族的。有些服装改革让人难以接受,露、透、瘦几近泛滥。我并非说此样式不可以用,而要用得适当。”
“比如把傣族舞蹈文雅端庄的妇女体态,改成用肚皮舞的摆动来展示,过分强调中部体态的摇摆,呈现出妖媚性感的扭胯,严重削弱了傣族妇女纯静、文雅、沉稳的形象。又如,有些舞蹈过分强调少数民族男子的野性,突出其不文明粗野形象。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的猎奇审美取向。”
创作:雷同化、“拿来主义”现象突出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有“歌舞之乡”美誉的新疆举行,其用意不言而喻。
“但是,有"舞蹈文化资源大区"称号的新疆,近年来,鲜有高质量、具有鲜明省区特色的精品力作问世,反而是大量似曾相识、题材雷同的作品一年年被"克隆"。”
新疆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杜渐对此感到“非常痛心”。
如何在继承和保护的同时发展创新?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舞蹈编创人员。
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新疆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塔来提·吐尔地说,一些编导在创作中经常把许多民间的舞蹈素材直接堆砌、拼凑,而不是经过提炼再进行创作,造成了民族舞动作风格的雷同化。有的舞蹈作品嫁接了阿拉伯舞、印度舞,甚至俄罗斯、西班牙等国舞蹈的动作元素,形成了不伦不类的舞蹈作品,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
贾作光也认为,借鉴应协调、得当、合情合理。有的作者在借鉴时把现代舞很多动作搅和在少数民族舞蹈之中,把举、抱、滚、爬不加分析地塞进舞蹈之中,弄得少数民族舞蹈风格混乱,还美其名曰“突破与创新”,真让人啼笑皆非。
不少舞蹈艺术家和专家们认为,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要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只有在此前提下,各民族舞蹈艺术才能形成多元化的特色。
呼唤:舞蹈创作要走出象牙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舞蹈已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并获得大奖,如黎族的《三月三》、朝鲜族的《扇舞》、傣族的《金色孔雀》、蒙古族的《鄂尔多斯》、维吾尔族的《摘葡萄》、回族的《花儿与少年》以及汉族的《红绸舞》《跑驴》《荷花灯》等。
那么,当今舞蹈家到底应该表演什么?舞蹈艺术家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怎样表现独特个性?
对此,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李毓珊认为,经过长达20多年的艺术实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艺术主张,即“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相结合的艺术主张。“今天的舞蹈编导要把别人没有的拿出来,要在创造过程中融入时代的特征和时代的风范。”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说,长期以来,我们非常遗憾地注意到,舞蹈界的编导们常常沉醉在自己的象牙塔里,不注重当前社会形势,而是闭门造车,群众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他们不了解。
不少观众向记者表示,平常经常接触到秧歌、广场舞蹈,还有青少年跳的街舞,但是对传统的民族舞蹈仍然情有独钟,“因为好的民族舞蹈总是能感染人、打动人,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贾作光向同行们发出寄语:“编创人员要积极深入到群众中,深入生活,学习、体验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再用自己的才智创作出时代所需、人民所爱的精、新、美的民族舞蹈作品。”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