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河北日报

陈巧荣 河北援川“第一人”

  编者按

  一场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级的大地震,将曾经遭受过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张北地震灾害的河北人的心与灾区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无论是震时正在灾区的普通河北人,还是从河北入伍的空降兵勇士,甚至是普通乡村医生,他们尽己所能,竭尽全力,奔赴灾区抗震救灾。


  ———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

  正如省委、省政府响亮的声音所表达的,曾经得到过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河北人快速行动起来。医疗、消防、建设等方面的救援队日夜兼程赶赴灾区,心手相连,让灾区人民感受到来自河北的力量。

  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设《抗震救灾燕赵英雄谱》专栏,向广大读者介绍我省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的先进个人与团队。

  她曾是一个普通的河北农家妇女,如今是一位走南闯北的生意人。

  19年前,36岁的她背着3岁的儿子自费到河北师范学院上大学,《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过她的事迹。

  19年后,汶川大地震中,家住武强的她再次成为媒体的关注对象。因为她成为全国第一个赶到成都市红十字会捐款的人,也是全国第一个在成都市红十字会参加救灾活动的志愿者。

  全国第一个送捐款到成都市红十字会

  “5月12日那天下午,我正在成都火车站附近,大地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我这个岁数的河北人,经过邢台、唐山两次大地震,马上就意识到,这是大地震,灾难小不了!”

  55岁的陈巧荣是武强县豆村乡西岔河村人,家里办着一家仪表厂。地震发生之前,为了推销产品,她刚在成都郫县参加完一个全国性的食用菌会议。

  得知自己当天上午刚刚游览过的都江堰市遭到地震严重破坏时,有着34年党龄的陈巧荣马上决定留在当地,做一名志愿者。

  “当志愿者得先找组织。”这是陈巧荣当时的想法。为此,她在帮助食用菌会议组委会陆续送走其他与会者之后,守在火车站广场一夜没合眼,终于从收音机里了解到了成都市红十字会的电话。

  一个电话打过去,她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在成都出差的河北人,我要捐款,要当志愿者,你们在哪儿?”

  5月13日凌晨4时,陈巧荣打车前往成都市红十字会。“路不熟,在街上转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我冲进去,捐了七百元———当时身上的现金就够凑这么一个整数。”

  事后,当地媒体采访陈巧荣时,她才知道,这笔清晨6时许到账的捐款,是成都市红十字会在全国范围内接收到的第一笔个人捐款。

  第一个在成都红十字会服务的志愿者

  捐款手续办完之后,陈巧荣马上向红十字会反映,自己在街头问路时曾遇到很多有意捐款的成都市民和外地人,但都苦于这里的位置不好找,赶不过来。她向成都市红十字会建议,马上制作一批注明地址、电话、线路的广告标牌,送到车场、广场等人员密集处张贴。

  当天下午,这样的广告标识就出现在了成都街头。

  之后,陈巧荣马上要求当志愿者、到前方去抢险救灾。成都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劝她:"回家吧,你是客人,我们哪能让客人去冒险呢?"

  陈巧荣不同意:"这是咱四川遭了灾,这个时候志愿服务还分什么客人主人呢?这个时候我们都是汶川人。"

  就这样,成都市红十字会救灾热线"028-66722258"旁,出现了一位略带河北口音的志愿者接线员陈巧荣。数以千计的热线电话累哑了她的嗓子,也见证了这位第一个赶到成都市红十字会的河北志愿者在第一时间为抗震救灾做出的努力。

  当地媒体因此称陈巧荣为"河北省在川参与抗震救灾第一人"。

  第一批进入北川重灾区的河北人

  5月14日清晨,陈巧荣终于找到机会,与成都市红十字会的其他志愿者一道,把救灾一线急需的食品、矿泉水、药品送往重灾区。此时,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48小时。

  志愿者们还紧急采购了5000枚生鸡蛋。看着这批鸡蛋,陈巧荣心想:一是路上不好运送,二是运到灾区后灾区群众也没法煮着吃。于是她和志愿者们找来三口大锅,烧火把鸡蛋煮熟打包。

  煮5000枚鸡蛋,志愿者们烟熏火燎地忙了6个多小时。

  鸡蛋煮好了,送到哪儿?陈巧荣和志愿者们经过数小时的颠簸,一路辗转,到这天傍晚时,终于把煮熟的鸡蛋和其它救灾物资直接送到灾情严重的北川中学。

  "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余震啊,都是山路,不余震还往下掉石头呢不过那时候也不知道危险不危险了,就想着赶紧把东西送进去。"虽然沿途很多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但得知车上有5000枚煮熟的鸡蛋急需送到灾区群众手中时,工作人员一路破例放行。

  赶到北川中学之后,陈巧荣他们才知道,为营救埋在废墟里的幸存者,这里的很多抢险人员和学生家长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吃过东西、睡过觉了。

  "在北川中学,看着已经欲哭无泪的学生家长,看着十指磨得鲜血淋漓、累得直打晃的子弟兵,我被深深震撼了。"

  从北川中学赶回成都,陈巧荣顾不得休息,顾不得跟家人报平安,先给在家乡的包工队打了个电话,打听什么个人工具对付钢筋预制板最得心应手,然后直奔五金商店,掏出身上所有的现金,买了一批锤子、钢钎、克丝钳子,又特意拦了一辆往北川运送救灾物资的军车,托司机把这些工具捎给抢险前线急用。

  回到家乡也是为灾区服务的志愿者

  "看着这些工具往前边去了,我的心才多少放下了一点。"陈巧荣这个时候才感觉到体力的透支。她平时患有轻微心脏病,这次到四川出差是带着药去的。

  但即使是这样,即使是想到家里有带病的婆婆和临产的儿媳,陈巧荣心里也没有打退堂鼓。

  "接到我报平安的电话,家人、本村的党员、全村父老以及我家在广东中山开办的厂里的职工马上汇来了一万多元的捐款。也许正是因为我在四川,家乡人才会有这种跟灾区血脉相连的感觉,反应才会这么迅速。就为这,我也不能轻易离开。"陈巧荣说。

  然而,随着赶到灾区的救灾队伍越来越专业,志愿者越来越多,"第一人"陈巧荣感到自己帮不上忙了。

  "到前方运送救灾物品,年轻人抢着去,我挨不上号;到血站去献血,血站的工作人员说血库的血已经满了,让我等等再说;到医疗点想去护理伤员,指挥部要验医生证或护士证……"

  通过在红十字会和一线的服务,陈巧荣很明白灾区生活资源多么有限,一碗饭、一口水都很金贵;9天的志愿工作之后,她知道当地的主要任务已转向医治伤病、心理康复、防御疫病、安置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生产生活设施重建工作也已启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就这样,陈巧荣洒泪告别灾区,踏上了回家的路。

  5月25日,陈巧荣带着此次在四川出差落实的节能灯项目回到家乡。而对敲锣打鼓前来迎接自己的乡亲们,她说,不是只有冲锋在第一线才能够有效抗震救灾,咱在河北哪怕多打一斤粮、多出一块仪表、多省一度电、多捐一元钱,也一样是对抗震救灾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刘金英 本报记者 朱艳冰 马路

  见第五版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巧荣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