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考古人员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昨天,一座在太山龙泉寺附近出土的千年石函在我市揭开层层面纱。在石函内,依次存有木函、鎏金铜棺、银棺和金棺,尽管最内层金棺尚未打开,但据文物考古专家推测,金棺内存放的极有可能是佛祖舍利或佛家法器等罕见珍贵文物。专家认为,这是我市继北齐徐显秀墓和北齐娄睿墓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今年5月7日,市文物局太山文物保管所在修建消防蓄水池时,意外发现了石条、石门等遗物,特殊的发现引起了太山文管所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他们迅速向市文物局汇报了这一情况。
次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派出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展开调查,调查确认此处为一建筑基址。
此次发现的建筑基址位于龙泉寺东100米的山前坡地上,发现时该建筑基址已经受到破坏。为了进一步保护该历史文化遗存,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及时报告省、市文物行政部门,补办考古发掘审批手续的同时,迅速组织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发掘清理的情况表明,该建筑遗存为一佛塔基址,现存塔基上部已毁,残留塔基呈长方形。已发现的地宫位于塔基中部,由过道、石门和地宫组成,在石门两侧各发现力士像一个。地宫由砂石筑砌而成,平面呈六角形。在地宫内出土有一座石函,表面刻有大量文字,内有木函、鎏金铜棺、银棺、金棺等4层棺椁。尽管金棺最后并未打开,但专家认为,从地宫形制和石函内部结构看,该塔基当建于唐武周时期(公元700年前后),出土石函等遗物的建筑当为塔基地宫。鎏金铜棺造型精美,是目前经过科学发掘较早的塔基地宫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科研价值。
据了解,太山龙泉寺位于我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晋阳古城遗址以西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处,风峪沟是晋阳城通往西部的一条主要道路。在龙泉寺南、北分别有龙山童子寺和开化寺遗址,均处于晋阳古城宗教区内。据碑文记载,龙泉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寺内现存的钟鼓楼、三大士殿、佛祖阁、观音阁、龙神寺等建筑皆为明清时期遗存,三大士殿前存有唐碑一通、唐槐两株。此外,在龙泉寺北、西各200米处,分别有元、明时期的灵塔,在龙泉寺元代灵塔北300米俗称“老虎洞”处,调查发现也有唐代遗存。
(责任编辑: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