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记者随我省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督察组从定州出发,来到位于定龙线(382省道)上的奥运安保治安检查站。据曲阳县交警大队交警郑进杰介绍,该检查站由县交警大队设立,主要用来检查可疑车辆、人员和危爆物品。
在检查站,协勤苏某引起督察组的注意。这名协勤穿警服,佩戴警号为045658。在督察组工作人员的追问下,苏某称,服装是单位发的,警号是自己搞的。而带班的县交警大队一位副中队长杜某则解释说,协勤苏某着装不规范,是因为“苏某的衣服洗了”。
无独有偶。在定州市高速西口附近,几位身着交警制服的人正在执法。他们是定州市交警大队的工作人员。其中,协勤刘某的制服,与交警制服完全一样,他称所穿制服是别人的。另一名协勤的制服,除警号与交警略有差别外,其他部分与交警的并无区别,常人难以辨别真假。
督察组工作人员表示,协勤没有执法资格,不能着制式服装。协勤着制式服装,会使群众误以为是正式交警,不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定州市这几名执法人员那里,我们发现了更为严重的“三乱”问题:直接收取罚款。经查,在当天上午几个小时内,这几名执法人员共收取罚款现金2800元。
“为什么不让当事人到银行缴款?你们怎么直接收罚款?”面对督察组工作人员的追问,交警孟某一语不发。
据督察组工作人员介绍,按规定,执法部门实行罚缴分离。执法人员不能直接收罚款。应由当事人到银行缴罚款。直接收取罚款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本报记者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