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5·12”汶川地震震后整整一个月。
就在这一天,北川石泉律师事务所,在该县擂鼓镇灾民安置点挂牌,恢复运营。
它是重灾区北川的惟一一家律师事务所。在地震中,所主任袁建国、行政内勤陈民海不幸罹难。律师事务所办公场所被毁。
该所代国章、刘照彬律师幸免于难。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两位幸存律师毅然请求司法局和律协准予石泉律师事务所重新开业,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地震灾区,法律服务工作已经陆续展开。
坚强的中国律师开始为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与此同时,记者看到,灾区律师由于重建工作缺少资金,步履维艰。
北川的石泉律师事务所在挂牌恢复的过程中,绵阳市律协出资为他们所购置了办公桌椅和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我们所还收到了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1万元的捐助。”律师代国章说。
记者了解到,在接受援助方面,律师和其他的受灾群众没有区别。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一样都是帐篷。
四川道融民舟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建介绍说,此次地震造成律师事务所办公场所损毁严重。除了北川、汶川等重灾区的律师事务所完全损毁外,其他灾区的市、县两级的律师事务所也都严重损坏,有的成为危房无法办公,有的需要大笔的资金进行加固才能使用。
“目前律师事务所恢复重建的资金还是空白。”姚建说。
据绵阳市律师协会的统计,该市律师得到的援助总计有11万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绵阳风行律师事务所的张建国今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这场地震让他对职业前景感到十分迷茫。
“家乡遭遇地震,这个时候我更应当留下来为乡亲们服务,但是没有案件办,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张建国说,他现在举棋不定。不知道该留下来还是离开家乡,“有同行到成都或者更远的地方开始了新的执业,这让我很矛盾”。
律师所说的无案可做并不是说地震了就没有案件了。事实上,一系列灾后法律问题等待处理。如房屋倒塌赔付、保险;宣告失踪、死亡;收养、继承、婚姻;债务人死亡债权实现、大量的合同无法履行及合同责任如何承担等等。只是这些案件中绝大多数不可避免地都将走法律援助的渠道,当事人在经济上已经打不起官司。
“造成律师案源减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法律问题将会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绵阳风行律师事务所主任唐敏说。
据介绍,目前,灾区绝大多数律师已停业。有律师建议,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国家救助政策。
一些法律工作者认为,加大灾区法律援助的经费投入应当是有效的途径。这样既能提高律师从事法律援助的收入,不至于为生存发愁,又能鼓励律师积极投身法律援助,满足受灾群众的法律需求,正确引导受灾群众和单位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