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新任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五号楼举行会谈。 中新社发任晨鸣摄
马当局的两岸政策,民进党又是打棍子,又是扣帽子,马团队承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靠着对“九二共识”的坚持,马当局总算在本周为岛内民众送上了一份大礼:暌违九年的两会复谈在北京成功举行,与大陆携手创造出了一个台海回暖的新局
马当局上任时间不长,警讯不少,支持率已经掉到50.8%,日子过得艰难。
更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元凶”——物价,很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全球油价的涨势闹出更大的动静,带来更多“无情的风雨”。而曾经寄望“马上过万点”的岛内股市,依然“不给新当局面子”,差不多每天都要蒸发掉一个“追加预算”,当局心痛,股民痛心。
岛内经济最需要的“解药”
好在,马当局靠着他们对“九二共识”的坚持,总算在本周为岛内民众送上了一份大礼:暌违九年的两会复谈在北京成功举行,《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和《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顺利签署,取得了“跟计划中完全一致的成果”。尤为重要的是为奠定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建立了制度性协商管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昔日危机四伏的台湾海峡从此将成为岛内经济再次起飞的“绿色通道”。
但是,这剂台湾经济最需要的“解药”却未必能帮助马当局马上走出眼下的施政困局。原因很简单,两岸关系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岛内产生“效益”需要时间和过程,你不能指望大陆游客赴台所带来的商机能够解决岛内物价全面看涨的现实难题,更不能指望岛内股市会出现一飞冲天的“极端景致”。所以,马当局还是得做好再过一段苦日子的准备。
马当局如何才能把当前的“苦日子”过好,这是过去的20多天里许多人都在关心、焦虑,同时又感到有些“迷茫”的问题。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少值得马英九和他的团队好好“请益”与反思的建言,概括起来就是“坚持、镇定和谨慎一个都不能少”。
携手创造台海回暖新局
说到坚持,就不能不说马当局的两岸政策。当时的民进党当局对它没少动脑筋,又是打棍子,又是扣帽子,马团队承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但因为他们的坚持,不但迎来一场大胜,还与大陆携手创造出了一个台海回暖的新局,为台海和平、两岸关系发展以及自己的施政打下了一根最可靠的桩基。
本周人们又看到了什么?不仅仅是岛内舆论对两会复谈大唱赞歌,业界对即将到来的利多充满期待,就连蔡英文不是也开始改口说“支持两岸谈判”了吗?陈菊不是也要登陆去“谈开放”、找商机了吗?
只要马当局接下来能够把握两岸复谈契机,继续坚持下去,何愁民众不信任、满意度不回升?
坚持很重要,但就马当局的现实处境而言,如何使自己保持镇定的心态更是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当务之急。对外界的批评意见学会倾听、虚心接受,拿出“概括承受”的态度没有错,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少了“明辨”和“慎思”——
既然知道岛内经济患的是一种“慢性病”,明白物价上涨有“外部经济大环境恶化”这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干吗还要把精力花在那些“急就章”的经济方案上?还要让财经官员出面“大胆预测”台湾的通膨高峰期已过、物价可趋平稳、股市看涨的势头很旺?这不明摆着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吗?
还有,明知“新政府”现阶段主要的施政目标是通过拉动内需努力化解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会不清楚“在野”的民进党最拿手的把戏就是制造焦点、挑起政争,刘“内阁”干嘛还要在所谓的“绿卡”问题上“闻风而动”、“闻过就改”,又是全面清查,又是向媒体说明,眼看着这件与施政没有多大关系的破事演变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治风暴”,让自己徒增困扰。
至于说到“谨慎”,值得马当局反思的事情就更是多了去了。远的不提,就说本周,正在为千亿元新台币的经济建设案四处“找米下锅”、本来就已经苦不堪言的刘“内阁”也不知从哪儿来了“灵感”,突然提出来明年要为公务员调薪,理由是:公务员一调薪将可带动民间调薪,这样才能拉动内需,才能让民众也一起过上好日子。难道他们忘了各级政府眼下已是债台高筑,连日常施政经费都已捉襟见肘了?近8年来岛内已有八成企业的受雇员工不知加薪为何物了?典型的“过嘴不过脑型”的主意。他们怎么就不去考虑考虑,这样一来又会给新当局招来多少非议和口水?
扩大“小三通”有希望了
不能不说的还有金门“小三通”要不要扩大这件事儿。眼看两岸周末包机将起飞、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也开放在即,金门观光业者忧心“小三通”缩水,所以才会提出“马上”全面开放“小三通”、简化大陆游客游金门手续、金门进出纳入大陆游客赴台进出选项等三大诉求。本来是一个一纸简单的行政命令就可将军的简单问题,却因为“陆委会”官员“随口而出”的一句“不要节外生枝”,险些酿成一场金门旅游业者到台北抗议“马上跳票”的复杂事件,最后还是靠着刘“院长”站出来作出“两周内所有台湾人民都能经金门赴大陆,不再设限”的承诺,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这不是没事找事、自寻烦恼吗?
说了半天,差点忘了最要紧的一句话:要把“苦日子”过好,首先你得拿出过苦日子的样子,少去想曾经有过的甜蜜与幸福,暂时忘掉那些所谓的“大思路”、“大手笔”,踏踏实实地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谢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