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6月16日电 (记者江时强 徐烨)随着三峡工程建设进入尾声,关于三峡坝区的未来定位已明确,那就是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水电基地和生态示范基地。
由中国三峡总公司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已经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政府批准,一系列生态建设与修复项目已按规划启动实施。
三峡坝区实际规划用地陆域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区域内16.3平方公里的水域同时实行水上安全管理。
至6月中旬,三峡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的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已有23台70万千瓦机组投产,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三峡地下电站和三峡升船机施工。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在大规模施工期间,三峡坝区以满足建设为主,现在已转入工程运行为主的新阶段,对原来建设期内改变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要逐步修复。
目前,三峡坝区严格落实了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区建成了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对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对已完工的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施工区的粉尘、噪音等监测指标符合国家要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三峡坝区围绕建设“两个基地”的诸多项目已陆续展开。坝区绿化工程已全面铺开;坝区内电缆也在深埋入地;投资4000多万元、位于坝区左岸的乐天溪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右岸三斗坪建设的自来水厂正在制订规范的管理制度;右岸鱼类保护中心建设启动,中国三峡总公司拟将中华鲟研究所迁至中心,进行中华鲟繁殖子二代的实质性研究;三峡工程博物馆的建设也准备在左岸启动。
曹广晶说,三峡坝区生态恢复工程已投资数亿元,“这不是简单的种树种草,而是一体化考虑观赏性、经济性,遵循生态学规律,根据气候、土壤,以及树木的相互关系,搭配植物品种。未来三峡坝区将是一个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的天然植物园”。
(责任编辑:廖恒)